朱洲观摩团离开潇北省当晚,星城广场未曾如常冷清。
围在问题墙前的人依旧密密麻麻,几位群众代表轮流贴出当天绿单进度。
角落里,一位来星城创业的外省青年,用手机拍下“承诺—进度—验收—签名”
的整张流程单,到他在江淮的朋友群里,说:这墙,比很多规章都清楚。
政务大厅八楼,督查室的灯亮到深夜。
陈晓峰坐在调度台前,一页页翻阅第三批问责会前的资料梳理表。
他的身后,五块屏幕分别显示着朱洲、岳州、湘南、衡南与洞府五地的最新推进数据。
屏幕左下方跳出新通知:中办、国办联合文,要求“群众代表制度”
与“问题墙机制”
在全国六省同步试点,潇北列为牵头省份,星城模式须在十日内梳理出一套“模板机制”
供复制。
李一凡收到这份文件时,正在家中会客厅接待来自江右省的调研组。
一位穿着米色风衣的处级干部低声问:“李省长,咱们能不能带一位代表回去,让他们在我们那边也贴一面墙试试?”
李一凡笑了笑:“人你可以带,墙得靠你们自己建。
流程不立,贴纸是没用的。”
他随即拨通了陈晓峰电话,只说了一句:“星城样本,十日内全套制度件出清,干部培训班下周一开班,先训星城,再训全省。”
陈晓峰回一句“收到”
,挂断电话便立即调出去年那份未完成的“代表制度化推进框架”
。
他知道,这一次,是从“战役”
进入“制度”
的分水岭。
第二天上午八点,潇北省政务服务管理局五楼会议室里,二十余名业务骨干坐满现场,开始“群众代表制度专项修编工作坊”
。
主持人是李一凡亲点的办公室副主任贺同升。
他把去年那份框架挂上大屏,开口第一句就是:“从今天起,不再叫‘代表临时联络制度’,直接改为‘群众代表轮值制度’,基层代表要能定期上墙、参与审核、签字留痕。”
有人提出疑问:“上墙频次怎么控制?会不会被当成政绩表演?”
贺同升指着一份草案说:“代表轮值按自然月排班,每人每月至少参与一次项目评估,不能集中式挂牌、不得脱离现场调研。
咱们不做‘样板戏’,得做真评估。”
这一要求被现场多人记在笔记里,并迅上传至制度模板初稿。
与此同时,外省观摩团接连抵达。
洞庭、江右、浙南三省分别派出副省级干部带队,参照朱洲模式展开“三天入驻式全流程考察”
。
第一站依旧设在星城广场。
督查室将“问题墙”
现场解说从原来的讲稿式改为“提问—实演—对照”
三步流程,由陈晓峰本人主持。
上午九点,第一批代表围在广场中段,工作人员在镜头前演示“群众点名—现场查核—对应干部签字—整改上传—销号归档”
的全过程。
演示刚进行到“上传环节”
,一位来自江右的代表突然举手问:“你们的后台数据库对接有多少口子?怎么确保每一页群众签字页没有人为上传?”
陈晓峰毫不犹豫地让技术员切出“代表签字影像追溯”
界面。
屏幕上,系统自动抓拍的影像缩略图一页页滚动,每张都显示签名时的影像编号、时间戳、现场坐标。
江右代表沉默数秒后点头:“这是真追责,不靠ppt。”
观摩刚结束,李一凡便召集五厅十委的代表在省政府小礼堂召开“模板机制闭门反馈会”
。
会上,星城组织部汇报“代表签字数据纳入干部考评”
的具体算法,纪委书记王平则通报“墙上红单追责干部纪律处分比例”
的走势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