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六点,星城已进入备战状态。
市政府督导协调中心亮起通宵未熄的灯光,调度组在战情大屏上实时监控三十个“绿单项目”
推进动态,同时盯住“红单”
高区域的数据回传。
前一天岳州造假事件余波未平,省纪委已经连夜介入,一份初步报告正递往省纪委书记王平的案头。
更紧张的是,今天迎来批来自省外的观摩团,不仅有粤省、闽省、江淮的厅级干部,还有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家改委、国办督查组的干部和智囊齐聚星城,气氛陡然升级。
上午九点整,广场大屏切入“星城政务大厅——代表全流程观摩”
现场。
六组群众代表从后台通道依序上场,每组手持电子审批申请,由调度后台实时下任务。
观摩团则按厅局级别分批安排坐在西侧看台,耳机同步接收解说音轨。
大屏右上角挂出一个倒计时器,显示“15:oo”
的秒表开始计时。
第一组群众代表请求跨区审批一体化窗口开通,政务服务处负责人当即调出跨区数据共享接口,联系三地协调中心联签意见。
不到九分钟,一整套数据比对、身份验证、事项确认完成,现场观摩官员面面相觑,纷纷低语记笔。
随后第二组代表提出城市更新项目验收难题,涉及多部门联合查验。
工作人员点开大屏图层,展示无人机前夜巡视照片与传感器实时数据,在数据公开大厅实时调取“工地责任人通话记录”
与“整改日志”
,一一核对。
观摩团中,一位来自粤省的副秘书长惊讶地问:“你们这数据接入程度,连通话记录都有?”
陈晓峰在耳机里回应:“工地实名制施工卡系统内置安全调度监控,责任人离岗自动报警,数据接入政务中台,保留72小时回查。”
话音刚落,大屏跳出绿条“验收通过”
,后台签字归档。
倒计时还剩3分27秒。
上午十点半,“群众问题墙”
贴单环节正式开启。
大屏先播放昨日红绿单汇总:新增绿单21条,整改完成红单12条,仍有红单9条。
直播镜头扫到岳州一项目的红单未变,观摩席一阵骚动。
就在这时,一位中央政研室干部言:“我们是否能现场查阅这条红单资料?是否存在继续造假隐患?”
陈晓峰随即操作指令,一份名为《岳州永丰路安置房整改复核报告》出现在屏幕上,并加红字体标注:“经实地调查,该项目复检数据涉嫌再次造假,已启动第二轮问责。”
这时,星城市纪委副书记张国威走上讲台,面无表情地宣布:“岳州项目由纪委联合住建、审计同步复查,当事人停职,市住建局党委全体约谈,问题已同步上墙。”
观摩团成员陷入短暂沉默。
几秒后,来自江淮的一位副省长站起身鼓掌:“这样的坦诚才值得我们把人带过来看。”
其他干部也纷纷鼓掌,一位福建代表低声感慨:“我们那边干部怕‘出红’如怕掉脑袋,可你们这边把‘红单’当镜子照,是真改革。”
午后的专题座谈改在星城市人大新落成的交流中心举行。
会场分成三环:内圈是外省观摩团代表,中圈是潇湘省厅级干部,最外圈坐着随机选出的“红单”
项目群众代表,每人桌上都摆着《督办情况反馈表》。
会议主持是省委副秘书长兼改革办主任周立德。
他开场第一句话便是:“今天的问题,都不是表扬会。”
一时间全场肃然。
代表们提问犀利而精准。
粤省干部问:“群众代表权限如何保障?能否对干部评分?”
陈晓峰答:“评分系统已上线,群众代表每日投票打分,按分数产生‘最可信代表榜’,自动参与次日点评。”
闽省督查办主任接问:“群众选举机制是否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