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笼罩星城,省政府大楼灯火通明,问题墙前的人群终于散去,但墙上的红纸依旧醒目。
黑榜、红卡、群众评语在灯光下显得像一排排冷钉,让人看一眼便心头紧。
各厅局的干部三三两两回到办公室,却没人急着下班,微信群里、电话里、茶水间里,到处都是同一个话题——民生榜。
星城市委一处小招待所里,几名常委围坐在一起,茶杯里的水已经换了三回。
分管教育的副市长叹口气:“今天把学校校长贴上墙,底下怨气很大。
很多校长说干了几十年书,现在像犯了错一样被当众点名。”
另一位常委摇头:“怪不了别人,是他们自己承诺落空,群众不可能原谅。”
有人忍不住小声说:“这么搞,基层会不会人人自危?”
坐在角落的宣传部长接口:“怕丢脸,就把事办好。
谁还敢拖延,怕不怕都要上墙。”
另一边,岳州的卫健委连夜开会。
院长们坐得整整齐齐,气氛压抑。
一个老院长试探着问:“省里真要把每一次处方都抽查?这是不是太过了?”
卫健委主任沉着脸:“不是太过,是早该如此。
群众的钱一分一分花,哪能允许含糊。
今天上墙的是药房负责人,明天若还是出问题,院长就得自己站上去。”
话音落下,全场无声。
湘南环保局的执法大队办公室里,几个队长聚在一起,小声讨论今天被点名的同事。
有人愤愤地说:“群众抽签抽到我们单位,偏偏挑到最麻烦的点,真是晦气。”
另一人叹气:“晦气什么?制度就是要防这种侥幸。
今天是他们,明天可能就是我们。”
队里最年轻的队长插话:“怕就提前把排口检查一遍,别等群众来了才现问题。”
屋里一时静下来,没人再说话。
省政府八楼,小会室里的气氛比白天更凝重。
赵建国看着桌上的统计表,缓缓开口:“群众的热情被点燃了,举报电话翻倍。
我们必须跟上,不然信任会崩。”
王平翻开卷宗:“纪委已经成立快反专班,群众举报当天处理,次日公告。”
许宏志补充:“组织部正研究干部激励办法。
谁能快跑通整改,考核里直接加分;谁连续拖延,降格使用,绝不留情。”
李一凡静静听完,语气平稳:“这不是整人,是给干部一个机会。
群众不要求你完美,但要求你别骗人。
今天丢了脸,明天就要用行动赢回来。
记住,群众的笔是最硬的考官。”
陈晓峰此刻正在加班整理各地的情况。
他把群众代表的评语、干部的检讨、整改承诺逐条归档,越看越觉得肩头的压力沉重。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运动,而是一场深刻的制度革命。
明天还要去三地现场督导,他把行程表改到最早的高铁车次,想亲眼看看群众如何用秒表去倒逼整改。
夜深时分,省政府大楼外的灯光依旧明亮。
问题墙前有两个人还在驻足,一个是当天上榜的执法队长,一个是负责培训群众的教员团成员。
执法队长盯着自己的名字看了很久,缓缓说:“丢脸丢到这份上,接下来不许再有一次。”
教员团成员点点头:“你们改得越快,群众越信任。
我们签的名字才算值。”
第二天一早,三地再次行动。
株洲的中学家长轮值制度正式启动,第一批家长在门口签到、背口令、看墙、填评语,整个流程比试点时更加流畅。
岳州的医院贴出退费公示,患者按号码取款,几位老年人看完名单笑着说:“这才是明明白白。”
湘南环保局的检测车再次出动,群众代表拿着秒表计时,执法员不敢多说一句废话,连样本封条都请群众签名。
媒体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