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部怕群众监督,不如群众怕干部不监督。”
与此同时,外省的目光也盯了过来。
江淮省一份内部简报写道:“潇湘改革敢于让群众签字、媒体暗访,是勇气,也是冒险。
我们要不要跟?要学,但要学得慢。”
另一位常委则直接拍桌:“慢就是退,退就是输。
潇湘敢做,我们若不动,迟早被甩在后头。”
下午,李一凡带着陈晓峰和几位教员团成员下到岳州,现场督导整改。
会场里,他没有讲套话,而是让群众代表直接言。
一个企业负责人直言不讳:“你们写‘已完成’,我根本不知道完成到哪一步,损失谁来担?写实了,群众才信。”
李一凡当场点头:“今后承诺必须写清楚:谁的责任、多少钱、几天补。
写不清楚,等于没写。”
他的话被现场记者完整记录,当晚便登上头条。
傍晚,衡山口岸大厅,窗口员们围成一圈背口令。
群众代表手里拿着秒表,随机点人:“第三条!”
一名年轻干部结结巴巴,群众代表立刻喊停:“背不出,就是没练。
练到能脱口而出为止。”
大厅一片静默,随后有人低声笑了笑:“这次不丢脸,下次就是丢红卡。”
夜幕降临,星城的灯火依旧。
省政府大楼八楼指挥间里,屏幕上的曲线逐渐趋于平稳,红点减少,绿灯成片。
陈晓峰松了口气,却又不敢放松,把新一轮暗访的名单重新贴在白板上。
李一凡站在他身后,声音低沉:“流程靠秒表,人心靠名单。
红卡不是耻辱,是提醒。
只要墙上有签字,干部就不敢懈怠。”
深夜,赵建国的电话打过来,言简意赅:“暗线继续压,名单继续动。
群众满意,中央才信。”
李一凡应了一声,把电话放下,转身望向窗外。
夜色里,省政府广场上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问题墙下的红纸在灯光下格外醒目。
他心里明白:风声还要再紧,弦还要再拉。
这不是汇报后的松口气,而是全省新的起跑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