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他把“可复制—可培养—可调整”
的名单再校对一次,旁边夹了一张小纸条:建议把两名“可培养”
提前放到教员组跟班一周,原因是群众反馈里多次提到他们“能听、能改、能解释”
。
深夜十一点,赵建国的电话才打过来。
话不多:“汇报稳了,接下来别松,按你们说的,把三件套继续往下压。
别想着一口吃成胖子,先把最容易作假的口子全堵住。”
李一凡应声,放下电话,在工作本扉页写下两行字:流程先跑通,人心再归队;名单先落地,风气就能扭。
他合上本子,回望那面光墙似的窗,心里明白:今天只是答卷,明天才是日常。
楼道的灯逐一级熄灭,唯独指挥间还亮着一盏。
技术员在最后一次压测“硬框必填”
的容错率,运维在对“热备切换”
的延迟做微调,门户编辑把“今天改了什么”
写成白话放上页第一条。
陈晓峰揉了揉眼睛,对屏幕里那条曲线轻轻点头:别抖,继续跑。
屏幕右下角的秒表光点一闪一闪,像在回答他——时间在场,制度就不怕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