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压在星城屋脊上,省政府八楼指挥间一片通明。
桌面堆着厚厚一摞《问题清单》,封皮上“暗访取证”
四个字泛着冷光。
陈晓峰把三地回传的视频串到三联屏,红黄绿点位像心电图起伏。
李一凡翻到第一页,盯住几条刺眼的记录,语气平静却不容转圜:问题不上墙,干部就不上榜;今晚先把墙贴满,再谈谁该下。
清晨的临时常委会比往常更短,书记赵建国开门见山:暗访不是演戏,是照妖镜,这周只谈两件事,怎么追、追到谁。
纪委书记王平拿出两份“代签补签”
的证据,指尖敲在桌面,声音不高却句句见骨:制度不是挡箭牌,谁把签名当橡皮图章,先停职再审纪。
会议室里一阵静气,几位年长干部目光闪烁,不再替谁说情。
财政口的担忧还是来了。
周德兴小声提到“人心慌、效率降”
,建议先稳一稳,再动人。
李一凡不看他,只对书记说:怕群众监督的干部,不会因为我们慢一点就勇敢;流程不跑,项目才是真降。
组织部长许宏志顺势递上“三类名单”
,可复制、可培养、可调整按地市分栏,后面跟着岗位建议与接替序列。
赵建国扫过一眼,落锤:可调整的今晚动;可培养的明早上课;可复制的下周前移带队。
下午,组织部的谈话室灯一直没灭。
第一位被叫进来的是衡山某窗口主管,他端着一杯凉茶,试图解释“那天网络抖了三分钟”
。
谈话组把倒计时回放摁到他面前,指着“缺项—影响—时限”
的灰色提交键,淡淡一句:网络抖动不抖你的手。
对方沉默片刻,写下主动请辞,最后在“承诺复盘栏”
补了一句:错误由我承担,流程按新规重跑。
岳州临港的一名班长更倔,口口声声说“备用设备不在我权限”
。
谈话组把“备用—校验—联络”
的在线照片墙翻给他看,一排时间戳亮得刺眼,又把群众代表的留言念出来:谁签谁当,谁在谁现。
他垂下眼,咬着笔尖签字。
出门时,换班的小伙子站起来给他让路,两人对视一瞬,谁也没说话,只听走廊尽头的问题墙前传来撕胶带的声音。
傍晚前,十二张“调整公示”
贴上各地的问题墙,红得扎眼。
企业代表围过来看,指着落款的时间戳说:这回是真动了,不是口头批评。
群众代表在旁边加了一行小字:整改路由不变,责任人变更后继续倒计时。
有人小声议论,也有人长舒一口气;几名被调整的干部收拾物件,神情各异,脚步却出奇地轻,像是把一身疲惫留在了那面墙上。
媒体的镜头很快对准红卡。
潇湘日报的评论标题写得直:“把脸贴在墙上,比把脸贴在稿子上更重要。”
财经自媒体剪了衡山“硬框必填”
的操作细节,配文“按钮灰色才是真刚性”
,转过十万。
外地也有声音嘲讽“动刀太狠”
,却被一条评论顶了回去:错了晒出来,改了跑起来,比捂着更像治理。
舆论场的情绪此起彼伏,但“看得见”
“追得上”
这两个词,在一茬茬留言里不断冒头。
“可复制”
的名单随即收到任务。
岳州那位年轻的值守骨干被抽调到省直,临时兼任“教员”
,拿着自己写的《旁路见证四合一模板》给各地授课;
星城两名工程师带着“离位提醒”
的代码巡回部署,把“三分钟—铃—广播—代岗”
的节奏讲给夜班听;衡山一位女窗口员被点名带徒,第一节课只教一件事:先写影响,再设时限,让群众先知道。
陈晓峰把这些分工捏在手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