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三日清晨,星城的云层压得很低,省政府一楼大厅里已经有人围在问题墙前排队看昨夜的更新。
协同台的大屏上,新挂了一列“企业对时排名”
的试运行栏,右侧是一行浅灰色提示:按签约—交地—设备进场—件认证四段链路计时,跨地对比,日更。
陈晓峰站在屏幕前,把“对时接口说明”
递给数据局同事,叮嘱一句:今天下午四点,外资封装线的配套商将在四九城连线,按对时成绩分配第一期订单配额,潇湘必须把成绩写在墙上,而不是写在稿子里。
上午九点,岳州临港先起跑。
第一家配套厂搬运进场,吊车的钢索在雨里出刺耳的声响,设备到位时间戳落在“o9:27”
。
园区主任当众宣读并联清单,供电预勘、临电接入、危化品小样验证三件并联,最大小时限公示。
群众代表举手追问:如果其中一件卡住,是否允许先开线后补证?陈晓峰回答得很直白:阈值内允许,阈必红,允许并不等于纵容;任何先行件都要有第三方见证和双钥匙解锁录像。
话音落下,工艺主管与质量主管在终端同时按下确认键,屏幕右下角跳出两枚签名。
衡山口岸则把焦点对准“去重”
和“签收”
。
三家报关行被随机点名,按同一模板递交资料,窗口人员现场演示如何用细化退回码拆分缺项;签收板上,责任人一一落笔,摄像头固定拍摄。
一个报关员犹豫地问:今天这么严,通关会不会更慢?值班长把“重复录入清除前后曲线”
叠在大屏上,指着向下的拐点说:慢是借口,乱才拖人;你们也想快,就跟着清单走。
人群里响起零星的笑声,紧张气氛消散了一点。
星城高新区的窗口开出第一单“件认证”
预约。
企业带来一段装配流程视频,现场按“异常距停”
的流程试跑,群众代表亲手按下暂停键,工艺与质量两把钥匙在不同终端解锁,放行提示随后亮起。
记者把镜头怼在那串编号上,有人低声说:看清了谁按的、谁解的、谁签的,这样的“快”
不怕。
窗口小伙子趁势补一句:今天所有认证视频都会贴到门户的证据栏,谁都能点开看。
中午前后,四九城综合司的视频连线打进来,姜承远的身影出现在屏幕左上角。
他没有寒暄,只问三个数:当日新签、交地、设备进场。
陈晓峰当场报出九、五、二,又把“对时接口”
过去,补充一句:我们把“介入必须出现”
的规则写进了系统,黄转红前十二小时会弹出责任人名单。
姜承远点点头,说一句“把规则拍成一分钟短片”
,便挂断了。
会议室里短暂安静,随后响起几声低声的“收到”
。
下午一点,风向突然变了。
江淮方面的商业公关团队在社交平台上投放“稳健承诺三问”
,暗示“快并联等于放松审核”
,配图是几张剪裁过的窗口照片。
舆论刚起势,潇湘门户更新“当日对时榜”
,把三地的签约—交地—进场—认证四段时间条拉成标准化刻度,旁边列出“退回原因码细化率”
“介入出现率”
“销号周期中位数”
。
评论里很快冒出一句话:讲承诺的人很多,给刻度的人很少。
两点,岳州临港的第二批设备抵达,比约定时间提前了二十分钟。
装卸区的雨水沿着排水沟快快流走,第三方见证员把封样袋贴上编号,群众代表在旁边看得入神。
企业代表凑到陈晓峰身边,压低嗓子说:如果这轮对时我们进前三,能否把两家小配套也带上名单?陈晓峰想了两秒:可以,但要签“对时共担”
的备忘,把两家也纳入同一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