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的京畿雨刚歇,云层像被风手轻轻推开,露出一线凉白。
南城深巷尽头,一座并不显眼的小院里,廊灯温暖。
李一凡沿着青石台阶上前,门扉半启,脚下水痕还在往缝里渗。
他换了鞋,轻声进屋,客厅里只亮着一盏壁灯,茶几上放着三只白瓷杯,热汽袅袅。
林建国正翻着薄薄一叠纸,头也不抬:“你来的路上,想了几条?”
“想了三条。”
李一凡脱下外套,坐在对面,把随身笔记摊开,“第一,潇湘科创走廊的‘锚点’必须是不可搬迁的能力中心:标准验证、专利归集、核心人才培训与资格认证。
第二,和粤港对接的产业园可以分走订单,但走廊的中枢算力、研安全与数据主站必须落在星城北部。
第三,股权可以谈、利益可以谈,但董事会多数与技术保密线不能谈。”
林建国把纸压在茶托下,视线淡淡落过来:“顺序反了。
先边界,再节奏,最后才是利益。
边界就是‘三不可’——不可丢主导、不可失安全、不可断人才。
节奏要‘三层跑’——走廊先行区两个月出样板,腹地节点四个月达标,跨省协同半年见效。
利益分配写死在制度里,别靠口头。”
李一凡点头:“明白。
潇湘给中枢交的第一份答卷,是‘写得下名字、跑得出样品、量得到体感’。”
“还有一点。”
林建国把杯盖旋开,压住茶沫,“匿名信会越来越多,路也会越来越窄。
要么你把流程做成‘看得见的路’,要么别人把你的路掐断。”
他顿了顿,“政务院专项批复这两天就下去。
三件事:科创走廊先导区、5g安全实验室、省域专利与数据主站。
你回去,别犹豫。”
话音落地,雨又像有人在檐上轻轻梳了一下,哗地滑下一缕。
……
返程的高铁像一道银针穿过山脊。
李一凡靠窗,手机屏上是陈晓峰刚来的“走廊节点草图”
:北端星城国际创新中心,西侧岳阳智慧港口节点,南路衡阳封测与ai应用示范区,东线株洲轨交工业互联网中枢。
四节点以虚线连成一个略带倾斜的菱形,中心画着一颗实心点,标注——“主站”
。
他把图放大,食指在“主站”
上停了一秒,然后了两句话:“上午十点,省政府东塔会。
改、工信、财政、教育到齐;星城市委市政府全体班子列席。”
火车入星城,阳光像被城中的建筑轻轻切割,投下一片片规整的影子。
省政府东塔,会议室一字排开,屏幕正中是“潇湘科创走廊先导区实施路线图(o9版)”
。
张廷山先报:“总框架不动,三段式推进。
第一阶段两个月:完成主站选址、启动平地、确认三批次入驻名单与资金排布;第二阶段四个月:四节点全部开工,示范性业务上线;第三阶段半年:节点协同,跨省两条走廊通道建立数据互信。”
李一凡抬手,屏幕切换到“责任与时间码”
。
他让陈晓峰把激光笔递给梁国涛:“梁常务,你上来把‘里程碑墙’讲清楚。”
梁国涛走上前,声音不疾不徐:“市里建立‘里程碑墙’,每日更新在政务内网,里程碑分为红牌黄牌绿牌三类。
红牌是‘主站与三大项目’关键节点,错一小时即报警;黄牌是配套工程与招引,错一天提示;绿牌是宣传与服务,错一周复盘。
每块牌后都挂名字,谁负责谁签字,谁签字谁在进展会上作说明。”
有人在下面低声嘀咕:“这么细,会不会把大家逼得太紧……”
李一凡没看说话的人,盯着屏幕:“逼得紧不是目的,跑得稳才是目的。
要么我们用制度把节奏定住,要么就等别人把我们定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