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星城,骄阳似火。
潇湘省政府大院内,梧桐叶子被晒得烫,知了的叫声一浪高过一浪。
李一凡却没有一丝倦意,他刚从华宏电子的签约仪式上回来,桌上放着一叠厚厚的文件。
“省长,财政厅、改委、商务厅联合起草的《潇湘产业转移展基金》方案送来了。”
秘书陈晓峰推门进来,语气带着一丝谨慎,“这是您在上次会里提出的三百亿产业基金框架,具体细则已经拟好。”
李一凡合上手中的笔记,抬眼示意他放下:“今天不只是看文件,还要看人心。”
当天下午,省政府小礼堂座无虚席。
除了副省长、厅局长们,还有来自凡星资本、潇湘国控、省属几大银行的负责人。
会议的核心议题,便是如何将产业基金真正落地。
张廷山先言:“这只基金由省级平台公司控股,财政出资三十亿引导,带动银行、产业资本、社会资本两百七十亿,形成三百亿总规模。
投资方向锁定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新材料三大产业,目标是撬动过一千亿的社会投入。”
林浩民点头:“基金要有前瞻性,不能只投厂房建设,还要投研、投供应链配套。
否则企业来了,生态却没跟上,等于空壳。”
李一凡微微一笑,把话接过去:“大家说得都对。
但我想强调,基金不仅是钱袋子,更是信号。
我们要用这三百亿告诉全国企业,潇湘不是只靠口号招商,而是敢于把真金白银押在未来的。”
会场一时安静。
有人低声议论:“财政才三十亿引导,风险会不会太大?”
财政厅厅长周德兴立刻站起来:“省长,厅里考虑过风险问题。
基金采用‘母子基金’模式,母基金由省控,子基金由专业机构管理,既能分散风险,也能提高投资效率。”
这时,凡星资本总裁李明杰言:“凡星愿意作为第一批社会资本参投三十亿。
我们不只是追求回报,更是看重和政府同频的战略价值。
如果政府敢押,我们也敢押。”
这句话,在场不少人心头一震。
资本愿意跟进,基金的信心瞬间增强。
李一凡环视全场,语气坚定:“这只基金,我亲自挂帅。
所有重大投资项目,必须经过基金理事会集体审议,避免暗箱操作。
干部要记住,我们不是给企业送钱,而是要通过市场化机制,把资金投到真正能生根芽的项目里。”
会后,李一凡留下几人继续商量细节。
“基金的第一单,必须打响头炮。”
他目光锐利,“目标不能太散,要找一个能起到示范作用的龙头项目。”
张廷山提出:“华宏电子的研中心,可以作为基金的投。”
李一凡摇头:“华宏已经有协议支持,不宜再让人以为我们厚此薄彼。
基金投要找一家本土成长型企业,把信息传递给全国:潇湘不仅承接外来,更能孕育本地。”
陈晓峰提醒:“省里有一家新能源材料企业,正在研高性能储能电池,技术不错,但资金链紧张。”
李一凡眼神一亮:“好,这样的企业,正是基金的价值所在。
投下去,不仅能保住技术,还能形成新能源产业链的雏形。”
与此同时,江淮的动作不断传来。
陶铭泽高调宣布江淮省也设立了两百亿产业承接基金,并在京城召开新闻布会,大肆宣传。
陈明远把新闻递给李一凡:“他们先声夺人,媒体声音铺天盖地。”
李一凡冷静翻过报纸:“舆论场让他们先走一步没关系,关键看项目。
我们要低调务实,用落地项目打他们的虚火。”
他吩咐李晓薇:“凡星传媒可以适度声,但重点不是和江淮对比,而是突出‘潇湘度’,让企业和公众看到我们真正在干实事。”
几天后,产业基金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