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区的灯一盏盏亮起来,像把整片海面缝进夜里。
最后一批集装箱被落在堆场的标线内,指挥塔里传出短促的提示音,屏幕上“异常:o”
的字样稳定地停在角落。
李一凡站在玻璃前,指腹轻点栏杆。
他没说话,身后的调度员却不自觉地把声线压得更低。
“省长,当日全流程闭环完成。”
港务集团董事长走上前,语气极力克制,“平均通关耗时比上周缩短三分四十秒。”
“把数据打包。”
李一凡侧过身,“今晚送政务院平台,明早八点前要到林副总的案头。”
“是。”
他又看向陈晓峰:“凡星那边,把‘透明机制’按预案执行,一小时一更,全部对齐时间码。
不要夸,不要形容词,只上事实。”
陈晓峰点头离开,脚步放得很轻。
?
夜风从海上推了两下,带来一点潮味。
李一凡把杯中的温水喝净,神色沉静。
第一次实战顺利,只能说明“能跑”
。
真正要看的,是外部反应。
手机震了一下。
姜承远来四个字:“先报,再讲。”
李一凡回了两个字:“收到。”
?
中环,凡星舆情中心。
三块巨幕排成弧形,短视频、新闻流、评论热词汇成一片光的海。
李晓薇坐在中间位,眼睛没有离开屏幕。
“把港区实时片切成三版,”
她交代,“十五秒、三十秒、一分钟,全部带时间水印。
评论区置顶船期。
外部的旧视频一律回填‘已过期’标签,别对骂。”
执行组麻利地动起来。
后台曲线稳步上扬,几条尖刺突然冒起——“延时”
“卡关”
“游轮改线”
。
风控把源头定位在三个新注册账号,账号名像流水号一样生硬。
“别急。”
李晓薇抬手,“让事实自己说话。”
下一条推送只有六个字——“提前三分四十秒。”
配图是一份对外披露的作业报表,右下角时间码清晰,堆场航拍对照着报表里的每一行。
评论区先愣了一下,随后有人贴出自家货柜到场照,有人丢出司机打卡屏,有人只了一个“到”
的字。
质疑在几分钟内被真实的流水吞没。
?
深夜将近,指挥塔里只剩下核心值守。
陈晓峰递来一份加密简报:“小码头的那笔收购,表面停了,资金没走。
换了两个代理人,绕了一道慈善壳。”
李一凡看了一眼,点了点桌面:“别去揭那层壳,先把口岸的临时许可全部收回,明面理由只有一个——系统升级。
通知工商和税务,预审跟上。”
“明白。”
“再联系金融监管,”
李一凡顿了一拍,“把绕出去的那条二级通道做一份专项风控说明,口径统一到‘防范洗钱风险’。
先堵,不喊口号。”
陈晓峰低声“好”
,退了半步又停住:“省长,林副总那边让我们明早九点准备一个‘可复制包’,用于沿海通气会。”
“今晚就做。”
李一凡看向屏幕,“要素只有四个——流程、责任、异常、复盘。
能写名字的地方,一律写名字。”
?
零点过五分,湾仔的摄影棚还亮着。
一台镜头对着玻璃外的主航道,光点在镜头里拖出细细的尾。
拍摄助理把最后一条剪完,撑了个懒腰:“李总,这一条能上国际财经号。”
李晓薇“嗯”
了一声,揉了揉眉心:“标题别喊口号,换——‘按时,就是信任’。”
“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