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召阳县,雨后初晴,阳光透过云隙洒在城区新建的5g塔站上,银灰色的金属杆在晨光中熠熠生辉。
县城西南角的“智联小镇”
门口,铺设了崭新的红毯,数十家媒体摄像机对准了主背景板——“潇湘省5g批县域示范区现场推进会”
。
李一凡走下车时,王正刚已经等候在前,身着深色西装,精神抖擞。
他是今天的东道主,也是这场“战”
的主将。
“省长,欢迎回家。”
王正刚低声道。
“这是你第二次迎我了。”
李一凡淡笑。
上一次,是他还担任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时视察召阳,而此刻,他已是潇湘省省长,亲自主持全省5g动员大会,踏上这片曾是他仕途的土地,意味完全不同。
——
会议开始前,李一凡没有直接步入会场,而是在王正刚陪同下,绕道前往召阳县5g调度中心。
这座中心建在昔日县广播电视台的旧址上,如今焕然一新,成为潇湘省第一个县级“5g-政务一体化指挥中枢”
试点。
大厅内,电子大屏幕实时展示召阳县境内所有5g基站覆盖、站址部署、信号负载和设备接入情况。
旁边几块屏幕则连通公安系统、交通系统、医院急救平台与农业示范点视频监控。
凡星科技所研的“潇云统筹”
平台正在后台悄然运行。
“目前召阳已建成356个5g站点,通车主干道覆盖率98,政务机关接入率93,下阶段将推动全县15o个行政村全覆盖。”
王正刚汇报完,点开远程医疗板块,一位医生正通过5g远程操作臂为一名心脏病人完成术前影像调度。
李一凡注视着这一切,内心的感慨油然而生。
当年他在召阳主政时,县医院连核磁共振都没有,很多人要跑星城看病。
而如今,医生可以坐在星城市中心医院,通过5g网络操作机器,为几十公里外的病人远程会诊。
技术不是空中楼阁,而是通向公平的桥梁。
——
上午十点整,推进会正式开始。
李一凡缓步上台,目光从在场的各地市主官、市长、县委书记依次扫过。
他没有看稿,只是从口袋中取出一枚u盘,插入讲台上的演示设备。
大屏幕亮起,一张潇湘省地图铺展开来,红、绿、蓝、紫四色线条交织,是一份他亲自审阅并修改多次的“潇湘5g战略部署总图”
。
“同志们,从今天起,潇湘不再只是一个使用5g的地方,而要成为定义5g场景、制定5g规则、输出5g经验的强省。”
他语调不高,但全场无一人低头看手机。
“5g不只是快,更是准与控。
我们要用它提升政务的反应度、社会治理的精准程度、产业链的协同性与韧性。”
“今年,星城市、召阳市、潭州市、永州新区为四大核心试验区;明年,将复制五大模块至十一个地市;三年内,我们要形成一套完整的‘县域5g+治理’潇湘模式,成为中部第一个全面建成5g政务网络系统的省份。”
他停顿了几秒,然后点名:“王正刚、王建华、许静雅,请上台。”
三人起身走到台前,在会场近百位党政官员注视下,签下了《潇湘5g批推进责任承诺书》。
这是潇湘省有史以来第一次就新基建项目采取“签字问责制”
。
掌声响起时,王建华心头微动。
他明白,这不仅是技术的竞争,也是权力的进阶门票。
——
会后,李一凡没有立即离开。
他召集了星城、召阳、潭州、永州四地市干部召开闭门会。
“潇湘未来的重构,不是靠几个文件,也不是靠几个省级会议,而是靠每一个地市的突破,靠你们每一位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