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伊始,正值毕业季。
星城市各大高校门前,蓝白横幅与毕业照的笑脸交织,仿佛这一切都在诉说青春的希望。
但在市政府大楼的灯光下,李一凡与他的团队却依旧在为另一场“青春保卫战”
奔走。
——校园贷风波并未止步于星城。
微博话题青春不欠债已连续三天占据热搜榜前十,全国各地的网友自参与“金融素养大讨论”
,不少高校教授、社会学家、知名律师也加入议题,转评论如潮。
“我所在的学校一栋楼七层楼,有五层有人欠校园贷。”
“一个18岁的大学生,拿着几百块生活费,却被引导贷款买iphone……”
“这次真要给李一凡点个赞,是他让我们看到制度可以有温度。”
这些声音如同巨浪一般,一波一波推向全国舆论的高点。
而幕后,是李晓薇率领的凡星传媒全天不间断运作。
她调度微博、b站、知乎、小红书等平台的社群运营力量,精确投放内容,精准引爆情绪,并与潇湘卫视联动播出专题节目《青春的债》,深度剖析校园贷成因、机制漏洞与制度防线。
在一次媒体战略会议上,李晓薇语气坚定:“这不是一场简单的爆款营销,而是对青年一代的制度护航。
要让他们知道——不是所有诱惑都值得尝试,不是所有平台都值得信任。”
李一凡点头认同:“媒体的责任,不是跟风煽情,而是让真相与制度同时抵达。”
——
与此同时,来自中央的关注持续升级。
继上一批调研组后,国家改委、中央政法委、共青团中央也派出代表加入新一轮调研,组成“校园金融治理专项联调组”
,于7月8日再次赴星城实地走访。
这次调研规格空前。
代表成员包括:
?国家改委社会展司副司长陈振勇;
?中央政法委政策研究室处长周炳诚;
?共青团中央青年权益部副部长谭维航;
?教育部高教司副处长郝子璇;
?网信办平台治理局技术负责人卢伟;
?以及来自银保监会、财政部的调研专家。
他们的任务已不止于了解试点成效,而是要初步拟定——全国统一的校园贷治理政策框架草案。
——
调研第一站,便是星城市公安局金融犯罪打击中心。
副市长、公安局长黄成义亲自接待。
在展示星城“校园贷可疑线索智能识别系统”
后,他向中央代表展示了一个典型案例:
“这是我们6月侦破的一个跨省放贷团伙,打着‘助学免息’名义,诱导学生签下复利合同,欠款金额成倍翻涨。
该系统通过关键词识别与社交网络关联分析,仅用48小时就锁定犯罪链条。”
陈振勇看完后沉思片刻,说道:“如果这个平台可以标准化,未来有机会纳入到国家公共数据治理体系。”
——
调研第二站,是星城大学的金融素养课程试点课堂。
教室里,一位年轻的女讲师正用通俗语言讲述“利滚利”
的真实后果,现场互动热烈。
“同学们知道,一笔看似‘免费’的贷款,可能会让你欠下一生的债务吗?”
讲师话音刚落,一位男生举手分享:“我高一时就办过一个贷款app,差点被卷进去了。
现在这个课让我明白,防范风险比追求便利更重要。”
共青团中央代表谭维航轻声感叹:“这一课,值。”
——
调研结束当天,调研组在星城市政府举行闭门座谈。
会议上,李一凡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制度构想:
“建议设立‘全国高校金融风控信息平台’,由国家层面统筹,地方试点参与,银行、公安、教育系统、平台企业同步接入。”
“平台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