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后,星城高新区内,一座崭新的大楼正式投入使用。
这是星城市政府重点打造的“星创服务中心”
,为创业者提供“一站式全流程”
服务。
从工商注册到资金申请,从法律咨询到专利申报,这里几乎囊括了所有创业者可能需要的服务。
一位年轻的创业者周明,刚从潇湘大学毕业,打算在星城成立一家新能源设备公司。
然而,复杂的工商注册手续曾让他望而却步。
“以前注册一家公司需要跑好几个部门,至少半个月才能办完手续。”
周明回忆道。
但现在,他只用了不到两小时,就在星创服务中心完成了所有流程,还获得了一份详细的政策补贴清单。
“这些清单上列出了所有我可能申请的补贴,包括研资金支持和税收减免。”
周明感叹道,“这让我能把更多时间用在产品研上,而不是浪费在行政手续上。”
李一凡曾在多次会议中强调:“我们服务创业者,不仅仅是简化流程,而是要以‘保姆式’的服务,解决他们所有的后顾之忧。”
星创服务中心还为每位初创企业提供一名“创业管家”
。
管家不仅负责解答政策疑问,还会根据企业的行业领域,为他们提供一对一的支持。
比如,一家刚落地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因不熟悉政府资助申报流程而面临资金困境。
创业管家通过快对接相关部门,仅用了三天时间,就帮企业争取到了2oo万元的研补贴。
“星创服务中心的设立,打通了创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李一凡在视察服务中心时说道,“创业者的每一分精力都应该用在创造价值上,而不是浪费在琐碎的事务中。”
为了让更多的初创企业在星城扎根,李一凡主导推出了多项资金支持计划,并在税收减免上大胆创新,走在全国前列。
星城市政府设立了1oo亿元规模的创业专项基金,其中4o用于种子期企业的扶持,3o用于成长型企业,剩余部分作为产业引导资金。
李一凡特别强调:“我们不会一刀切地分配资金,而是要根据企业的展阶段和行业特性,实施精准扶持。”
例如,一家初创的医疗器械公司由于研周期长、前期成本高,迟迟未能找到合适的融资渠道。
星创专项基金通过快审核,为其提供了5oo万元的无息贷款,并派出专业顾问协助企业制定财务计划。
这笔资金帮助企业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为了减轻创业者的财务负担,星城在税收政策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1三年免税政策:所有初创企业,营业额低于5oo万元的部分,前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
2研费用加计扣除:研支出可享受2oo的加计扣除优惠,进一步激励企业加大研投入。
这些政策一经推出,便得到了创业者的广泛好评。
一位机器人创业者感叹:“以前我们只能在账本上计算投入产出,现在政府的税收优惠,直接让我们有了更多资金去购买设备和招聘人才。”
高新区作为星城创业生态的核心地带,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李一凡提出,要让这里成为创业者的“梦想孵化器”
,从基础设施到文化氛围,都要做到全国领先。
高新区内,新建的科创孵化器成为焦点。
这里不仅提供低租金的办公场所,还配备了共享实验室、高精尖设备和创业导师团队。
一位参与孵化的科技创业者表示:“以前我们买不起设备,只能外包研,但现在孵化器不仅免费提供设备,还有专业技术团队指导,帮助我们加快了产品迭代。”
孵化器的高效运转,得益于李一凡提出的“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
模式。
政府提供基础设施和资金支持,而孵化器的日常运营由专业机构负责,既保障了效率,又兼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