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廷山语气中透着一丝请示。
林建国在电话另一头轻笑道:“廷山,你的判断不会错。
这个项目如果做得好,未来不仅是召阳的样板,也可能成为全省的新标杆。
至于地方的矛盾,让他们自己去处理,你只需要确保大方向不出问题。”
张廷山点头:“明白了,那我会全力支持李一凡这边的方案。”
挂断电话后,张廷山拿起了桌上的红色笔,在规划方案的封面上郑重写下了几个字:“建议列为省级经济开区重点支持对象。”
岭南镇的干部调整还未完全结束,赵国新正式到任的消息传开,引了镇里干部的热议。
吴德安与赵国新在镇政府的会议室里第一次面对面。
两人表面客气,实则心中各有算盘。
“赵副镇长,欢迎加入岭南镇班子。”
吴德安语气热情,却隐隐带着试探。
赵国新微微一笑:“吴镇长,岭南镇的扶贫和农业项目做得很出色,我很期待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推动更多的工作。”
两人简单寒暄后,气氛逐渐缓和。
但吴德安心里清楚,赵国新的到来,绝不是简单的干部调动。
回到召阳后,李一凡召开了一次内部会议,专门部署经济开区的筹备工作。
“赵斌同志,农业和扶贫项目的整合是开区的核心,你要抓紧落实具体方案,尤其是与企业的合作细节。”
“王晓峰部长,非公经济资源需要进一步整合,重点是吸引那些与绿色产业契合的企业入驻。”
“岭南镇是开区的核心区域,你们两人要通力合作,把现有的项目提升一个档次。”
每个人都认真记录着李一凡的指示,会议室内的气氛既紧张又充满干劲。
同时在市政府内部的一次小范围会议上,刘耀明低声对杨宏远说道:“岭南镇是书记派的核心,我不指望完全掌控,但至少需要一个可信赖的人能给我们传递真实的情况。
赵国新虽然资历不深,但足够机灵。
作为市政府秘书科副科长,我准备让他担任岭南镇的副镇长,你觉得如何?”
杨宏远点头道:“市长,这个安排很妥当。
赵国新熟悉市里的资源,也擅长沟通协调,在镇里可以有效牵制书记派的动作。”
刘耀明满意地说道:“那就定了。
岭南镇经济开区的设立势必牵动全县甚至全市的利益。
赵国新到位后,一方面要协助开区的筹备工作,另一方面要与市里保持密切联系,确保我们的利益不会被边缘化。”
赵国新的任命文件下达后,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何江林陪同到岭南镇正式宣读任命。
在岭南镇政府的干部大会上,何江林站在主席台上,语气平稳地说道:
“根据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赵国新同志任岭南镇副镇长,分管招商引资和经济展工作。”
台下的干部们窃窃私语,不少人对赵国新的突然到来充满好奇和猜测。
赵国新从容上台,面带微笑地说道:“感谢县委的信任,也感谢各位同事的支持。
我将尽快融入岭南镇的工作,与大家一起推动经济展,为岭南模式的深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的话语虽然谦逊,但细心的人不难察觉出隐藏的自信。
吴德安和黄志成在一旁互相对视一眼,心中各有思量。
会议结束后,吴德安主动找到了赵国新,笑着说道:“赵副镇长,以后咱们就是搭档了。
岭南镇的情况复杂,很多工作还需要你多多支持。”
赵国新微微一笑:“吴镇长客气了,我是后来者,肯定需要向您多学习。
岭南镇的成就有目共睹,我希望能在您的带领下,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吴德安点了点头,话里透着几分试探:“赵副镇长是从市里下来的,应该对招商引资有不少经验吧?接下来我们镇的经济开区项目,正好需要您的专业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