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普通老人很是尊敬,道:“店家但说无妨。”
老店家麻利的收拾着桌子,油灯之下,时间在他身上留下的道道皱纹,越发清晰,他缓缓道:“老头子出生低,更没读过书,不懂啥风花雪月。可老头觉得女人其实都一样,心都不大,可能一辈子到头来,就想找个可以坐在同一个桌子上,安安心心,陪着她吃完那一碗饭的人。”
少年安静的听着,道理很简答,但生活太过复杂,人生的事情也太多,总是很难看的明白。
老店家继续道:“章华府衙外那天,那姑娘在我这吃了两碗扁食,公子不愿意陪她吃罢了,还等的有些不耐烦,老头子还以为,你们走不到一块去。”
提起那一日,少年眼神不知为何有些伤感,哀哀道:“那一日,我在忧心另外一个姑娘。”
不明白事情始末的老店家只是问道:“那你现在还关心另外的那个姑娘吗。”
少年道:“她去了很远的地方,已经不再需要人忧心了。”
老店家听出少年话中的悲凉,没有多问,只是轻轻哦了一声。
少年望着她逐渐远去的背影,这熟悉一幕他不知已见过多少次,忍不住问道:“老店家,你觉得我能追上她吗?”
老店家抬头看了一眼远去的少女,深思了一会,才道:“应该可以吧,那姑娘走的不快。”
“是啊。”少年眼神饱含深情浓意,叹道:“她一路踽踽独行,且行且思,自然是走不快的……”
说罢起身,便要去追自己喜欢的姑娘。
老店家一把拉住离去的少年,有些不好意思咧嘴一笑,笑着问道:“公子不是西凉人吧。”
看着少女渐渐走远,少年有些有心急,声音也快了不少,道:“我是北渝人。”
“刚刚那位姑娘的扁食是老头子请的,但公子既然是北渝人……”老店家伸出两个手指,精打细算道:“一碗两文钱,小本生意,概不赊账。”
少年:……
不被待见和不被请客的少年只得乖乖放下铜钱,然后起身去追走远的姑娘。
少年一直安静的呆在少女身边,所以就算她比自己先走,也不会离自己太远。
她走的很慢,他跑的很快。
他可以追上,他可以靠近。
少年坚信着,努力着。
老店家揣着两文钱,看着少年离去的声影,眼神中满是羡慕。
那个男子年轻时,没想过仗剑走马,驰骋天涯。
可惜自己不是那块料,只是顺着家里的人意思,安心娶了个媳妇。刚刚摆摊做生意那会,也学人讲究游侠恩义,交了不少的狐朋狗友,买卖也没做成,反而苦了家里人。
可那时候觉得,朋友之间来自己这吃点东西,是看的起自己,实在抹不下脸面去要钱。后来还是自己媳妇实在看不下去,红着脸,去一分一分给讨了出来。
再后来,那些狐朋狗友走了,日子也渐渐富了。媳妇更是立了规矩,这个小摊子,也只有西凉人在离楚的时候,才会免一顿。
而其余的,就算同行,只要不是西凉人,一个铜板,也要讨出来。
如今媳妇不在了,更要守着她定的规矩。
风烛残年的老店家,将手里的两文钱,扔进了空瘪的钱袋里。守着小摊边的灶火,等待着下一个客人。
他望着那红彤彤的火苗,心理想着。
若是自己媳妇还在,知道这天没亮便开了张,得了两枚铜钱,怕是乐开花了。
少女回到马车边,正在等候的侍女放下马凳为自家公主踏足,进入马车之前,少女回头看了身后一样。
昏暗薄雾中,隐约有个身影在朝她走来。
随后走入马车之内,平静道:“走吧,天快亮了。”
侍女愣了一会,才道:“不用等龙公子吗?”
马车之内的少女,沉默着,如这凌晨里的昏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