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凉国都寿梦,夏花刚落,秋风顿起,一天比一天寒冷,但国都寿梦里,却一天比一天热闹。
白蒲元通敌问斩,稷下学宫罢黜不用,三公主封号凉凰,下嫁南楚。每一件都能让帝都震憾一番,何况四件事情一起发生。更是在民间掀起巨浪,议论难休。
朝野上下却出奇的寂静,没人敢在这个敏感的违背这位帝王决定,甚至质疑都不敢。这位从尸山血海里走出的西凉王,可没有南楚那位楚皇的仁心德术。
白蒲元和稷下学宫的下场,更是提醒了西凉学子。西凉要嫁是一位尊贵温婉的凉凰公主,而不是心如蛇蝎的女子鸩姬。事关两国和亲,鸩姬一词,就此在帝都寿梦禁声,只是许多人心中对这位凉凰公主的手段,多了几分彻骨的寒意。
公主出嫁,后宫里喜庆连绵,下人们无论心中有多大委屈,在人前也要堆出几分笑来。皇宫内府更是忙的不可开交,公主的册封和嫁娶都是重大事宜,无论那一种,没有个把月根本无法安排妥当,何况两件事放在一起,更要在三天内完成。
内府在得到命令的第一天,内府总管朱德喜就开始安排相关事宜,省去了许多繁文缛节和短时间内无法安排到位的流程,连夜写了一份册封和出嫁的章程,天亮以后,一夜未眠的他又亲自送到了景瑶宫。
景瑶宫里大清早被吵醒的公主殿下,睡眼迷离的看了一下那两本和小书一样厚的章程后,说了一句“麻烦”,就丢到了一边,裹着被子继续睡觉。
无奈的朱德喜只能把公主殿下的意见上报到御书房的西凉王手中之后,立即变为四字。一切从简。
这就苦了朱德喜,公主册封出嫁,事关皇家威仪,若是按照平时那样,皆有例可寻,什么阶位的公主,用多大的庆典章程,反正用的不是他自己的钱,只要不出差漏就行。
但是一切从简,又是怎么一个简单法,既要在三天内完成,又不失皇家威严,而且还要让皇宫里那对最尊贵的父女满意,他是一点头绪都没。
好在公主殿下虽然懒,但是有个很勤劳的侍女。阿瑾不懂典礼,却很懂公主殿下,当天就找到朱德喜,用十分委婉的用词向这位焦头烂额,可怜的内府总管说明下了公主殿下的性格和喜好。在听过阿瑾一番话的朱德喜立即豁然开然,谢过阿瑾之后,以尽量多麻烦自己,不劳烦公主殿下为目的,开始修改章程。
虽未出嫁,但阿瑾已经开始为自家公主打小算盘,想着以后在南楚人生地不熟,又怕赫连铮负心。小时候苦日子长大的阿瑾,念叨着好相公不如傍身钱这句民间谚语。不仅暗示朱德喜册封的礼品和嫁礼不能少,还提出婚事从简,内府削减开支,只是委屈了公主这类话。
朱德喜立即弦歌知雅意,提议把典礼缩减的开支都挪出加入嫁礼之中。两人皆大欢喜,阿瑾拿着修改好的章程和礼单回去,朱德喜去府库准备公主殿下的丰厚嫁妆。
皇宫内外都在为婚事张罗,景瑶宫上下也在李才元的指挥下,张灯结彩,将景瑶宫布置成出嫁喜房。
而作为卷起这场风暴中心的公主殿下,仍然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对于自己的婚事宛如外人一般漠不关心,只是在吃饭的空余,把已经浓缩成薄纸的章程上关于自己需要动弹的环节全部划去,只留最后一个出嫁的章程。
朱德喜接到这份一简再简,可以说是西凉开国以来,最简单的公主出嫁章程后。内心嘀咕了一阵公主殿下的懒惰后,立即递交西凉王,随后盖印施行。
三日时光匆匆逝去,一如既往,不多一分,不少一丝。然而对于帝都的人来说,这三天过得缓慢无比,由于公主殿下在看见册封大典要出宫往钦天监祭天之后,就取消了册封的典礼。以至于帝都的人们要想看见这位传奇色彩的凉凰公主,只能等待她出嫁出宫的这一天。
清晨,鸡鸣破晓之后,朱雀大道早已人满为患。西凉的出嫁章程本来是要队伍沿帝都寿梦大街主道一圈,随后才离开寿梦。只是公主殿下嫌麻烦,就改成了直接从皇宫往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