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倾眼睛一亮,立即点头,“快给我来一蝶。”
“好咧。”老店家对自家孙女说到:“给公子煮一蝶蘑菇。”
小丫头估摸着是怕生,小声的应了一声,从篮子里抓了一把蘑菇丢人沸水的锅里,几刻钟后捞了起来,沥干了水放在碟子上,又倒了一碗佐料一起端了上来。
蘑菇不过小指头大小,冒着热气,香味四溢,楚倾食指大动立即尝了一口,脸上尽是享受,对赫连铮说道:“别说我不带你吃好吃的,这稻菇来之不易,需要夏日割下水稻,才能生长出来,水煮方式看似简单,但却能最大保存它的天然香味,加上这特制的佐料,简直是人间美味。”
赫连铮吃了一口,果然带着一股天然的稻米香味,有些疑问道:“稻谷不都是秋后收割,夏日收割不是坏了一整年的收成。”
楚倾嘴里吃着东西,含糊不清的鄙夷道:“你哪里懂得这民间疾苦,农民田地不多,早些播种,夏日前收割,之后再播种下去,秋后还能再有收成。夏日提前收割,虽然谷子少些,但一年两种,收成总是多些,只是苦了农人。”
在一边煮鱼的老店家听到这话,由衷敬佩道:“公子博学,连这些农事都懂得,只是要是能多上几分收成,我们便觉得欢天喜地,哪里还觉得苦。当年皇上打下偌大江山,刚刚登基那会,人人有地,一年二种,稻菇多了去了。小老儿听以前一个老先生说过,《凉中地理志》上还写到过这些。”
楚倾一边吃着美食,一边点头说道:“对,夏日稻菇香,秋后家满粮,这句谚语就是夸得当年的盛景。”
老店家这次真被唬住了,夸赞道:“公子肚子这学问真大,日后要是高考中举,一定能当一个好官。”
楚倾风卷残云的吃着东西,丝毫没有给赫连铮留一些的打算,听到这话,立即撇嘴道:“当官有什么好的。”
活了大半辈子的老店家愣了一会,感慨道:“公子心胸广大,看不上。但是那些富贵人家,书香门第整天盼着生儿子,不就是能读书考举,将来能当个官,光宗耀祖吗。”
楚倾看了一眼那个穿着补丁衣裳的小女娃,问道:“老人家你也觉得生男比生女好吗?”
老店家给石锅上的鱼儿翻了个身子,朝小女娃招了招手,女娃儿笑着跑到他的怀里。老人慈祥的摸着她的小脑袋叹息道:“年轻那会受家里传宗接代影响,一心想要儿子,对不起自己的几个闺女,等老了才知道,还是女娃贴心啊。”
楚倾出神的看着筷子上的蘑菇许久,随后丢人口中,嚼了稀巴烂,愤道:“但这个世道,女娃总是不好过。”
老店家看着自己的小孙女,感同身受,忧伤道:“可不是,人们都觉得女娃将来总是要嫁人,是别人家的人,能对她好嘛。可自家都这样对她,嫁过去了,婆家又怎么能对她好。”
小女娃躲在爷爷怀里,呜咽道:“小鱼儿不要嫁人,要陪着爷爷。”
老人抹了抹眼角的泪花,他教子无方,老伴又走的早,被儿子赶了出来,小孙女和爹娘不亲,铁心要跟着他。他用来自己的存着棺材本向那个没良心的儿子把她讨了过来自己养着,爷孙二人就这样相依为命的过着。
赫连铮伸筷子想去夹蘑菇,楚倾瞪了他一眼,然后拿过那碟蘑菇自己扒了个干净。
臭男人,还想吃蘑菇。
只是因为生作男人便遭了无妄之灾的三皇子,无可奈何的放下筷子。还好这时,鱼儿已经煎好,老店家端了两个碟子上来,上面各自放着三条两指大小的鱼儿。
店家放下鱼儿,老人被人打开话匣子,也就关不上,道:“公子说的对,这世道女子真不容易,老头子隔壁村原来有个姑娘生的挺美,后来被召入了稷下学宫当了端茶递酒的侍女。那知前几个月,只是在学宫里说了几句话,就被人打了板子赶了出来,连工钱都给扣了。家里没钱上好药,折腾了几个月,伤了筋骨,现在走路一瘸一拐,好好的一个姑娘就这么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