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章皱眉道:“你与我说说赵家的事情。”
这些日子他看赵家,颇有几分左右逢源的意思。刘重山是个汲汲钻营的,不多时日,就与外地粮商一起开了个粮铺,直接压下谷山县城中粮价。
赵小娘子做事周到,知道他们出门带干粮,那饼子做出来放了三天都没坏,给他们带的瓜果蔬菜在烈日炎炎下,也比被晒得温热的水能解渴。
孟章觉得,赵家人与旁人不太一样。
王二对赵家还是熟悉的,不多时就将事情说了个清楚明白。
从客栈林掌柜案,到董秀才案。从绿水村受灾到赵狗娃战死沙场,再到赵家开始卖烧饼。
王二对着这些事清清楚楚。
孟章听闻唏嘘不已,这一家也不容易。
“那赵小娘子果然是个硬气的,你说说她的来历。”
王二觉得奇怪,可他又不敢不说,便将自己知道的事情说了,容玉是官牙子带到临州城的,户籍是谷山县负责的,这些都是明面上的事情。。
孟章眼前闪过一个人影,缺了牙的小姑娘笑眯眯看着因饥饿倒地的褴褛书生,手里捧着的饼子发出诱人香气。
“你想吃吗?”
小姑娘年纪不大,七八岁模样,脚踩草鞋,身上穿着寻常没有染色麻布衣裳,笑容极为灿烂。
书生刚要接过,就见一只小奶狗扑过来,扒着小姑娘小腿摇尾巴。
小姑娘掰了一块饼子给小奶狗,“你看,大花也喜欢吃,剩下的给你。”
书生:……
他想说不受嗟来之食,却饿得连睁眼看人都困难,哪里能说得出。
“不对,爹爹说不能给快饿死的人吃饱,不能吃油腻的东西。”
温热中带着腥味的汁水流入口中,书生不自觉吞咽,等缓过来一口气,才发现自己喝的是狗奶。
小姑娘仍旧举着饼子,笑容是一如既往的灿烂,明明是在灾民遍地的地方,偏偏她的笑无忧无虑,带着不谙世事的无知。
书生接过饼子咬下一口,而后狼吞虎咽起来,什么面子里子统统抛诸脑后。
“你是个读书人?手指这里有老茧,这种老茧只有读书人才有,拿刀拿剑的人不是这样的。而且……”小姑娘似乎在寻找合适的词语,“你看起来很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