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秋一行人在东海的时候见到了朱掌柜。
巧的是,朱掌柜也在带着未来的接班人,他的长孙朱承新。
圆圆比朱承新年纪要小,邱秋让他称呼为朱大哥。
两个年轻人倒有很多共同的语言。
经历了一年的磨练,圆圆言谈举止都有了商人的老练。
朱承新事后对朱掌柜说起圆圆还赞不绝口,认为自己都比他差得远。
“有一种贵气是从骨子里带来的。”朱掌柜让大孙子清楚的面对这一点:“这个圆圆,你要像我对护国公夫人那般对待。我朱家也就是寻常百姓而已,能有今天的造化全是因着护国公夫人的指点和照应。爷爷的产业交到你手上,不仅仅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你要按照这条路走下去。”
与此同时,邱秋也在教导着圆圆。
“朱掌柜是我与你姥爷的结拜大哥,虽然曾经受恩于我,但更多的是靠着他的聪明和远见才能走到今天的。”邱秋语重心肠:“而且,他能做到吃水不忘挖井人,我遇着事的时候他都是默默的支持。圆圆,你要记住了,锦上添花固然好,雪中送碳更为可贵。”
患难时见真情。
你站在台上,鼓掌的人再多又如何;你落魄时,有人为搭把手那才是真的人情。
“莫欺少年穷,也不要小瞧你身边的每一个人。”邱秋告戒圆圆:“相遇就是一种缘份,与人为善,方能走得更远。”
当下,邱秋更是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了一个遍告诉圆圆。
“狗行千里吃屎,狼行千里吃肉。”邱秋道:“你要记住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和优秀的人在一起可以让你变得更优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与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别人的优点要学习,缺点要避免。”
实际上,人际关系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像圆圆这种出生的人还体会不到其中的奥秘。
满门贵戚,他一出身就注定是不同凡人。
哪怕是平凡的他的那个爹,在雕刻领域也是数一数二的人物。
所以,邱秋给圆圆普及的知识对他来讲是很空洞的。
现在人人尊他一声小少爷,因着地位和身份,更是看不清人心。
好在,圆圆不是一个浮躁的孩子,对邱秋的指点迷惑的地方就多问;不懂就学,也能学得进去,这让邱秋倍感安慰。
邱秋还让圆圆多看多读。
《朝闻天下》的每期报纸都按时送到了邱秋手中,她就让圆圆读给老太太听,一方面是孝顺,另一方面也是增加圆圆的阅历。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朝闻天下》更多的是一些风土人情,让圆圆多了解就更好一些。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我们要做的是不断的学习和积累。遇上不同的人,我们都要有共同的语言,一番交流下来就会拉近双方的距离。没有生疏感什么生意都好谈。”当然,生意已经做到这份上的圆圆根本不需要找别人谈生意了,相反求他的人很多。
这种时候奉承他的人也多,鱼龙混杂更是要擦亮眼睛了。
圆圆虚心的听着邱秋的建议,他感觉到姥姥才是一本百科全书,能教会他很多做人的道理;做生意的捷径。
这一天,圆圆独自带着自己的小厮阿武去了商行。
“不要啊不要啊”突然间路边冲过来一个少女,身后一个男子抄着棍子追赶。
那少女直接撞进了圆圆的怀里,还是阿武反应快将她拉了出去。
少女惊恐的抬头,看到圆圆连忙说对不起,又看男子跑来了她又要跑。
这是怎么回事?
圆圆皱眉。
“老子看你往哪儿跑。”男子一棍子就往少女头下打去。
圆圆将少女拉在了自己身后,一把抓住了棍子。
这要是在以前,他哪有本事抓棍子,这还是托了姥爷的福,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