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我怎么可能收你的红包。”
“她幺姑啊,这可是你接生的劳务费。”明夫人道:“我听人说过,你出门接生一般都是两百两银子起价,还要看缘份,所以,这个红包你也得收。”
一个要给,一个不收,两人争执不下,官司打到了邱秋面前。
邱秋想了想,将这个红包的银票分成了两份。
两百的让明夫人收下了。
六十两的推向了吴雨身边。
“虽然说小禾是你亲侄女,好像确实也是该帮忙的。”邱秋笑道:“但是,这六十两银子你得收下,这不是你的辛苦费,而该是对你技术的肯定,是对你能力的认可。”
还有这种说法?
邱秋当下讲起了一个故事。
一个工厂的机器出了故障,很多人都修不好。最后请来了专家。
专家划了一条线,然后说故障在这里。
拆开来看,果然是断了一根线。
线一接起来机器就运转了。
专家的开出的酬劳是一万两银子。
当时很多人就质疑,觉得他要价高,一条线怎么也不值一万块。
“划这条线只值一两银子,在哪儿划这条线值九百九十九两。”专家如此解释道。
这就是知识,得尊重知识和能力,所以是值钱的。
“不能让你的劳动看起来很廉价,哪怕是亲戚朋友也不能白帮忙!”邱秋这样给吴雨道:“就算是我娘知道了也会赞同你收下这六十两,这也是对她的一种尊重!”
“好,我收下!”听了邱秋讲的故事后吴雨点头称是。
“外祖母,什么是机器,什么是专家?”亦凡抬起头来问着她。
靠,一不小心就漏了陷!
邱秋还觉得自己能将钱转换成银两已经算是机智了,没料到还会被小女孩子问道。
“机器啊?”邱秋想了想只好继续撒谎:“机器就是一些铁制品,会转动的一种东西。”为难的她两手一摊:“其实,外祖母也是不知道,只是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说机器。”
真正是带你去看吧又太遥远,没有返程的票;不带去看却又解释不清。
邱秋真想给自己两耳光子了。
“那专家呢,又是什么?”亦凡好奇的问道。
“专家,就是在某一方面有特别本事的人。”专家这个词语还好解说:“就像你姑祖母,在对妇女冶病和生孩子这两件事上很是不一般,能做到药到病除,妙手回春,这样有本事的人就叫专家!”
“外祖母,亦凡长大了也要当专家!”小姑娘眼里满是星星冲着吴雨道:“姑祖母,您可以收亦凡为徒吗?”
“当然可以!”吴雨哈哈大笑:“你母亲之前还说等你满了十二岁如果还有兴趣的话,姑祖母就将衣钵传授给你!”
听了吴寸的话她冲上前去看小禾,见明月光还在抚着小禾的脸,她就立在了旁边怯怯的问道小禾:“母亲,姑祖母说的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小禾都有点不好意思了,明月光这是典型的爱她胜过爱自己的亲儿子啊,当着亲闺女的面还能这么怜惜自己,也不怕这孩子心里吃醋。
不过,她也没有忽视亦凡的要求。
“真是太好了,亦凡以后也是专家了。”小姑娘最是容易被骗,瞬间就将刚才的尴尬抛到了脑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