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得挺好的,让我都羡慕极了。”邱秋一边扶着关嬷嬷躺下一边还细心的替她盖上被子:“我让马车行慢一点,左右都是玩,又不赶时间。”
“你不是急着要去蜀郡开马车行吗?”关嬷嬷问道:“别因为我一个老婆子耽误了你发财。”
“娘,发财的事赶得早不如赶得巧,不急。”邱秋一边坐着马车感受着这个它的便利,一边想着还有没有什么地方值得改进了的。
咦,还别说,让她想起了一个问题。
比如说椅子旁边还可以打一个杯托,这样可以放置水杯。
嗯,这样设置更人性化一些。
从棠香小镇出来走了六天来到了个叫公井县。
“夫人,这儿隶属荣州,也在蜀郡管辖范围之内的。”花儿道:“夫人,听说这儿有一个井很奇怪,打出来的水很咸。整个公井县的人都在这儿挑水回去做菜,而且从未买过盐。所以,这口井就叫着公井了。”
没错,就是这儿了!
邱秋扶着关嬷嬷一起去传言中的公井参观。
远远的就看见长长的人群排队在这儿挑水。
“我们担回去吃啊,炒菜什么都不用放盐了。”一个老妇人听邱秋和关嬷嬷好奇就解释道:“担一担回去至少能管半年,这水可不能洗东西,只能炒菜的时候放一点点,或者用来泡泡菜也行。”
实际上远远不止他们所说的这样,而是很多人都将盐水挑回去卤制出来贩卖,多多少少也能赚一点银两补贴家用。
这已经是她们公开的秘密。
好在官府的人并不管。
“可是,你们这么多人啊,挑一挑井水得排多久的队。”邱秋当然知道她们肯定不是自已食用这么简单了。
“看运气,一般三五天,也有十天半个月的。”妇人笑道:“挑井水的人多了, 大家都准备干粮,吃住都排着队不能离开呢。”
这还真是壮观!
哪一行都不容易,虽然无本的生意,但到底是要付出不少的劳动成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