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事是明夫人跳得最欢,到底是在京城经营了些年头,经她四处宣传,待到九月初一幼儿园开园之时,一百个名额已经爆满。
“阿秋,咱们要不要再扩大一点点?”明夫人就搞不明白了,这个邱秋为什么做事总是限时间。
幼儿园招生也是三天时间,每个孩子收费一百两银子三个月,一百个孩子名满就不招了。
结果,先在犹豫的人见别家送去了自己又唯恐落了后,连忙送去时人员已满。
于是就找到了明夫人走关系。
“茹姐姐,这事儿真的不能破例”就像黄管事一样,看着能赚钱就想多几天,如果一旦给人传递出了这种信息,那以后说话谁还会信呢:“而且,你是知道的,咱们这些孩子在家里都是宝贝,人员配置也安排不过来。万一有个什么,别说挣钱了,所有的一切都会化为乌云说不定还要摊上官司……”
“成,听你的,不招就不招。”明夫人听邱秋说得这么严重吓了一大跳。
本来就是,这个时代又没有保险公司,要是遇上个什么事那就得自己担上责任。
邱秋也算是心理阴影严重了,她不敢去赌。
幼儿园是小班教学,分为了幼稚班、小班、中班和大班,招收两到六岁的孩子。
有条件的家庭给孩子启蒙都起得早,有四五岁就启蒙了。幼儿园也算是提供孩子们学习玩乐的场所,只不过融合了邱秋的娱教于乐的观念。
每个班都配了四个教员。
负责安全的是护卫出身的人;有负责卫生的;还有负责教导知识的,和一个负责娱乐的。
邱秋就感觉这古代的人太古板,连孩子们玩的东西都很少。
反正球类运动是她发起的,一切都从娃娃抓起。
她就让孩子们玩球。
从乒乓球到羽毛球再到足球,既让他们开心玩耍了又锻炼了身体,一举两得。
这次的幼儿园是邱秋和明夫人两个办的。
当时明夫人还透露出有人想要合伙的意思,邱秋却不想麻烦。
因为合伙人越多,风险越大。
经过了大皇子事件后她对政治也越来越关注。
欧阳旭风曾经告诉过她,别看京城平日里风平浪静,但是朝堂上每天都在斗争。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南风和北风斗,暗中波涛汹涌。
这种事邱秋以前也在电视上看过,古书上也记载有,猫不和狗打堆,文不与武斗。
甚至通婚都有讲究,男婚女嫁一般都找同类人。
整个京城就是一张复杂的关系网。
有戚戚相关的,有恨不能对方立即消失的。
而邱秋一直以为远离朝堂就远离了是非。
可是经大皇子事件后才明白,自己和欧阳旭风一直就在是非之中。
更为可悲的是 这个是非还不在她的掌握之内。
站在高位的人指鹿为马她也只能应承。
所以,邱秋不愿意再为他人做嫁衣了。
合作的人越多越容易出事。
万一哪家又牵涉到什么风波之中,自己这些财业就会被封。
与其这样,不如就小打小闹,将一切缩小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本小事小赚钱也少。
“一个人一百两银子三个月,一万两银子又到手。”皇帝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就不明白了:“常得顺,你说这个邱氏怎么这么会算计?”
“回皇上,欧阳夫人一直是做生意的人。”常得顺悄悄的在心里吐槽不已,四皇子交到她手上快一年了,您老可没有付过一文钱呢。
“她也太会赚了吧,动不动就是一万两银子进帐。”皇帝不甘心了,朝中官员个个都找自己要钱。户部和内务府就会伸手要,一大群饭桶当一个内宅妇人都当不到。
国库一直靠着赋税支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