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老大的日子一向过得结结巴巴的,突然间打酒买肉了,别说邻居,连他女人罗氏也知道情况不对了。
“给了多少?”紧紧的盯着唐老大,一只手伸了过去:“拿出来。”
“就几两银子。”唐老大叹口气,伸手摸了出来:“我也是想着家里好久没闻着肉味了,所以……”
“这个没良心的,没有我们他早饿死了,如今发达了才给几两银子。”罗氏一边数银子一边开骂:“就没见过这么忘恩负义的东西。”
“你别骂得这么难听,他还是孩子,他的吃穿用度什么都靠着别人。”唐老大皱眉道:“就这几两银子还是孩子省吃俭用节约出来的,你还说人没良心。”
“我就说那个女人是拐子吧,哪有这么待孩子的,这么好的人家不给银子使,这是将豆丁当奴才呢。白捡了一个干活的人。”罗氏眼前一亮:“对了,让豆丁回来吧,长得这么高高大大的,在云中郡作坊铺子什么的去找点事儿做每个月也能挣点月银……”
真正是无孔不入,贪心!
唐老大很庆幸自己将那一百两的银票藏好了,若不然全部都得落入她的腰包。
“孩子上京城赶考去了,以后说不定我老唐家就能出举人了。”想起豆丁有出息,唐老大又是高兴又是难过。要是豆丁还姓唐该多好啊,光宗耀祖的时刻就要来到了。
可是,他也知道,若不是那位夫人好心,自己养着豆大不饿死就是万幸了,哪能上学堂考举人啊。
“真的……”一想到豆丁未来可能会是官老爷,罗氏也就不再骂人了。
可是,她总觉得哪儿不对。
一拍大腿,那个女人家这么有钱,给豆丁不可能只有几两银子,一定还有的。
看唐老大闪烁其辞的样子,罗氏越发认定了是这样的。
于是,趁 着唐老大不在家里的时候,她就翻箱倒柜,床下墙角四处都翻遍了。
“会放在哪儿呢?”在床下翻找的时候踩到一只破鞋子,一脚踢了过去,咦,那是什么东西。
捡起来一看,虽然不识字,但是上面有印记。
有印记的一定就是重要的东西。
重要的东西这个男人放在鞋子里。
罗氏揣了它跑去问同村唯一的会识字的梅秀才。
“唐大家的,你不会连这个都不认识吧?”梅秀才摇了摇头,虽然说女子无德便是才,但是连钱财都不认识还真是麻烦事。上下打量了一下罗氏:“你家的家底还挺厚实,正通钱庄一百两的银票,在咱村上也算是有钱人了。”
“哪里哪里。”罗氏咽了咽口水,好一个唐老大,老娘跟你没完。但是这时候却装着不好意思:“前几天豆丁回来了,说是报答我们的养育之恩,就给了我这个东西,当时说是银票什么来着,但我琢磨着他也不过是孩子,哪来的银子,想着八成是糊弄我的,所以,找您老给问一问……”
“豆丁这孩子至孝啊!”同一村,罗氏待豆丁如何谁不知道呢。
“呵呵,看来没有忘本。”罗氏从梅秀才手中取回银票小心的折了揣进口袋里:“多谢你了啊,梅先生。”
“但愿豆丁不是喂了白眼狼。”梅秀才也听唐老大说起过,豆丁被一户人家人家收养了。以罗氏的性子,有钱人家那就是一块肥肉啊,不理她也就罢了,如今是豆丁主动找上门的,咬上了还能松口。
想到这里梅秀才都不由得替豆丁捏了一把汗。
唐老大回家的时候就感觉到气氛不太对劲。
女人盯着他就像盯着一块肉,不对,那眼神有点狠。
“拿来。”罗氏伸手向唐老大道。
“什么?”唐老大心里一跳,这个女人又在找事了。
“银票,豆丁给了你一百两正通钱庄的银票,拿出来,我们将房子翻修一下,也好给老大老二谈媳妇。”有了这一百两银票,终于可以解决两个大难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