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错过了这个机会,起拍价六百两银子,每五十两加一次,连喊三次,价高者得。”
“六百五十两……”立即就有人举牌应答。
“七百两……”有人不甘示弱。
“七百五十两……”
“一千一百两一次,一千一百两,还有没有加的,一千一百两两次,一千一百两还有没有爱家出手……”
“一千二百两。”有人站了起来:“一千二百两两次,还有没有要加的……”
转顾四周,四周无人敢应。
此人是谁,正是宁王世子。
谁敢和东家夺宝啊。
“一千二百两,此幅作品得主为宁王世子。”拍卖师抹了一把汗水,一捶定音。
“怎么会是世子?”邱秋也得了明夫人提醒知道了他的身份:“会让人怀疑有掺假的意思。”
“问问不就知道了?”明夫人让人唤了掌柜前来。
“回夫人,回姑娘,世子之前看过这些作品,当下就决定将飞天拍下来说当成多宝斋的镇店之宝。”掌柜连忙回答:“绝无做假之意。”
“世子真是大量。”邱秋觉得,若是在拍卖之前世子就流露了这个意思,自己肯定是不会让此物进入拍卖流程的,或者送或者以成本价就给了多宝斋了。
“宁王府风评一向很好,多宝斋才成了文人雅士喜欢来的地方。”明夫人笑着解释。
这就是了。
文人雅士是看不起的就是以权压人,仗势欺人,权势在他们的眼中就是狗屁,一文不值。
他们崇尚的是本事。
小朱的根雕得到了他们的认可,那就是本事的体现。
所有的根雕在不到一个时辰就拍卖完毕。
除掉多宝斋的提成,还余下了两万六千两银子。
每一件作品都远远超过了邱秋的估值。
“看来我还是外行啊。”贫穷真是限制了邱秋的想象,更是觉得爱好真的可以让一个人疯狂:“京城有钱人太多了。”
“是朱师傅能力太好。”明夫人也感慨万千。她曾经以为木匠是为人所不耻的行业,没料到做木匠还可以做到这个份上。
这让她对儿子的坚持有了一点动摇
明将军也是对这一行有了大大的改变
最早见到帆船是邱秋到云中郡的将军府贿赂他。
知道那是一个伤兵做出来的。
再想起帆船时明夫人写信来,儿子居然为了一个木刻的玩意儿不吃不喝,当时令他大为光火,甚至恨不能杀了那个雕船的士兵。
现在,他有幸亲眼目睹了文人雅士达官贵人对雕刻艺术的喜欢和热爱。
原来,这确实是一门艺术,和写字画画一般受人尊敬的艺术。
那么,小儿子的那种想法和天份还去阻止吗?
明月光知道师傅成功了,兴奋得在屋子里打转。
有其师必有其徒,秋姨说得对,自己的幸福自己去努力争取,或许,自己应该找父亲好好谈一谈了。哪怕被打,他也心甘,他要去谈。
“小少爷,将军请你到书房一趟。”小厮前来低声禀报:“小少爷,将军会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