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听过也正常,那毕竟是半个多世纪之前的人物了,现在的历史教材上也很少提及这个人,但我想你一定听过星门反对派这个名字吧?”
方鸻一愣,这个名字他倒是听过。星门建成对于人类历史来说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里程碑,毕竟它开启了星门之后的时代,以及选召者的一系列历史。但星门的落成,一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当年反对的声音,可以说和支持的声音一样多。
其理由无非是阴谋论与殖民论,甚至宗教人士也加入其中,带领一众人强烈地反对各国政府与联合国的决定。当然,这些反对的声音皆随着星门的建成,最终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但这并不是说星门的反对派已经彻底销声匿迹,事实上他们一直到今天都还存在,其中阴谋论占主流的保守派更是悲观者与末日论信徒的大本营。
方鸻对于这些社会非主流的声音,和常人的认知一致,多半是没怎么在意的。
廖大使却说道:“李-因斯坦就是星门港反对派的起源,也是旗帜性的人物。”
方鸻闻言不由‘啊’了一声。
大使继续说下去道:“此人是个美籍华裔科学家,早年从事深空探测与理论物理研究,他对于星辉物质,对于星门有非常独到的研究。一开始,星门建设的工作就是由他来主持的,但后来此人思想发生转变,又转而反对星门建设工作。由于他在这一领域的威望极高,因此很快成为反对一方的领军人物。当时甚至掀起不小风波,给星门港建设带来了极大的麻烦,他离世之后,各国为了消弭他在反对派之中的影响力,才极力地淡化了这个人的存在。”
“他反对星门港建设的理由是什么呢?”方鸻感到有点不可思议,一个人怎么能先支持星门港的建设,后来又旗帜鲜明地反对自己曾经干过的个工作呢?要是这个人成功的话,现在岂不是没有选召者,他们也见不到这个美丽的世界,更遑论人类这半个多世纪以来的黄金时代。
“自然与你今天看到的那些荒谬的理由不同,今天的反对派,其实是各国政府有意劣化之后的形象,但当初李-因斯坦提出的反对意见,却是有理有据的,其主要依据是基点扩张理论。”
“基点扩张理论?”方鸻连听都没听说过这个名字。
“高维基点,是星门港建立的基础,你可以把它理解为星门的入口坐标——李-因斯坦当年给出的方程式,即解决了星辉物上所指引的高维度世界的亲近点,究竟在我们宇宙的什么位置上这一难题。只是他后来又声称,自己早年间的计算出了谬误,高维基点的位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等等,可既然他的计算出了谬误,星门港不是已经建立了么?”
“因为基点扩张理论,李-因斯坦晚年声称,他已经计算出了高维基点变化的规律,并且以此提出一个理论——即高维基点的变化,是基于一种主动意识,它一直在寻找星门的建立点。所以无论我们在什么地方建设星门,基点都必然会与星门重叠。可是这个理论太过匪夷所思,又与传播广泛的阴谋论不谋而合,所以当时不为大多数主流科学家所接受。而且李-因斯坦晚年留下的手稿晦涩难懂,在那个时代就没几个人理解得了,加上他当时饱受病痛折磨,更是让人以为他这份手稿只是在精神错乱之下的胡言乱语。至于他离世之后,其手稿多有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