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都豪华多了,便是县里的老太太都会说几句外语,见了老外后就会舀着传统丝织品来一句:‘哈楼,买个兜兜,showuch(你说多钱就多钱)’。
总之人家的旅游业创的是外汇美元,至周县也比不过。
于是,十年内的二个升区名额就被潼临县和安长县抢去了,让至周县的上届领导不得不原地踏步,任满二届后黯然退休。
现在十年过后,至周县新的一届领导就又蠢蠢欲动旧话重提起来,可是这次撤县建区也不轻松,原因是军工业、航空业很发达的良阎县,和老纺织城被省市二级斥巨资盘活、奶业很发达的桥霸县也加入了进来,又形成了三进二,二桃杀三士的局面,不过这次至
周县和两个竞争相比还有些优势,就是离市区相对近一些,也有些工业和旅游业的底子,算下来旗鼓相当。
不过这届的县领导班子依然不敢大意,他们吸取上届领导班子的失败教训后,痛定思痛,决定走开发区路线大力发展工业,用硬功夫打败二个不听话跟风争升区名额的小弟。于是03年一年,县里领导‘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又厚着脸皮四处化缘,算是在04年初将县里圈地不小的开发区建了起来。扎实做到了五通一平。劳苦功高的种下了梧桐树,眼巴巴等着金凤凰。
然而去年一年,阿猫阿狗倒是来了二三只,如小纸箱厂、小打火机厂、小服装加工厂、小食品厂等;另外,还有黑乌鸦也来了二只,造纸厂、和农药厂,不过这两个投资几千万算是不小的厂子,污染能力也是很强大,这让县里的领导满是晦气给赶走了,原因是县开发在久安市的西南上风口。又是省市重点黑河引水工程保障之地,引个造纸厂和农药厂,那不是在省市领导的眼皮子底下,背着黑鼓找锤么。这蠢事聪明的至周县领导才不会干呢。
不过,至周县的领导们还是很委屈,原因是他们‘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厚着脸皮四处化缘、费尽心血做好了征地工作、日夜操劳栽下的一颗好好的梧桐树,但除了阿猫阿狗和黑乌鸦外,就是没一只金凤凰来。这样去年一年开发区包括全县的招商引资不到3个亿,虽然比前年略有起色,但比起良阎县和桥霸县也没有多优势。再说,这两个不听话不老实的小弟去年也将开发区建立起来,红着眼珠子赤膊上阵将地价降成白菜价。又来了个三免五减半想和倒里也要拼硬功夫。
拼就拼吧,万分委屈的至周县的领导也红了眼睛,去年下半年撤换了无能的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和副主任,而后打入冷衙门;今年年初再次撤换了一任干活不力开发区管委会主要领导,而后由一位年富力强常委副县长兼任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将整个开发区的班子成员和县里招商办主任,包括办事人员都撵的鸡飞狗跳。同时,招商引资政策也降到红线,税收三年六减半、投资超过三千万无污染的企业,可以通过招拍挂变通的方式。零地价舀地。
就算这样,至周县开发区招商引资成成效依然不大,甚至还不如去年,因为久安市本身就有一个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还有一个省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地价相对来说也都不太高,投资环境却更加优越成熟。加上市里的其它区也争着招商引资,所以对于县一级的开发区,多数投资商自然兴味索然。
而久安市其它郊县,也都跟风成立了开发区,并且投资优惠政策同样撞到了红线,重要的是至周县开发区离市区近在上风口,又有引水工程不敢引进污染企业,他们却敢,造纸厂,小水泥厂、小化肥厂、小药厂就是他们重点的引进项目,反正省市的领导又没有盯着他们,至于附近一些民众的意见,这点压力他们来说不算啥。
还有就是,作为竞争升区名额的对手,良阎县和桥霸县见至周县领导先不要脸的零地价让地撞红灯,他们自然照办的同时,还屡发奇招,如投资上千厂企业领导可协商推荐为县政协委员,享受副县级待遇由县里发工资,也可推荐一位企业法人子侄到县里行政事业单位上班,给编制等等,完全撒破脸皮了。
这样以来,至周县的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