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真实历史上的殿试,整体流程极为繁复。从考前数日的身份核验、领取号舍,到殿试当日考生们身着公服,在宦官引领下进入考场;再到皇帝亲策,题目多为关乎国计民生的策论,由考官当庭宣读后,考生们便要在一天之内,不借助任何参考,独立完成数千言的煌煌大论,期间严禁交头接耳。答卷之后,还需经过朱笔誊录,以防辨认字迹,再由初考官、复考官层层审阅,严格实行糊名,确保公平。最终,前十名的卷子会摆在皇帝案头,由天子亲自定下状元、榜眼、探花……
然而,大概是因为处在女频网文故事线中的缘故,流程被简化得面目全非,无非是皇帝升座、百官朝拜、贡士们再一一上前行礼,殿试更是改成了楚路当场发问,然后众人现场作答的形式。
楚路估摸着大概是作者要么不知道还懒得查资料,要么就是想不出来如何在真实流程中怎样写出让大女主装逼打脸的剧情,所以干脆就改成了这个颇为符合刻板印象的形式。
不过他也懒得管了。
楚路目光在下方一众贡士身上扫过,最后落在了萧九身上,心中与秦素交流道:“秦素,在萧九的故事线里,殿试这部分,原著皇帝会问什么问题?”
“根据资料,原著中皇帝在殿试上提出的问题是:‘我朝立国百余年,门阀、世家、清流盘根错节,官员人数大增,人浮于事已成大患,卿等以为该如何处置?’”秦素迅速回应。
楚路闻言,差点没忍住当场吐槽:“这种动摇国本、牵扯无数既得利益者的问题,是可以直接摆在台面上问的吗?这皇帝心也太大了吧?”
他原本还想着,如果这回和姜妙颜那次一样,给出的问题简单到侮辱人智商,那就只能临时换一个了。但现在看来,完全没那个必要了,这个问题本身就够要命的了。
于是,他清了清嗓子,沉声开口,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诸位皆是我朝未来的栋梁。今日殿试,朕有一问。我朝立国百余年,门阀、世家、清流盘根错节,官员数量日增,人浮于事,效能不彰,已成我朝心腹大患。对此痼疾,诸位有何良策?”
此问一出,殿下众贡士皆是面色凝重,陷入沉思。唯有萧九,眼中精光一闪,嘴角微不可查地扬起一抹得意的笑容。
——来了!果然是这个问题!
在她原著的剧情中,皇帝问的正是此题。而她,也正是凭借一番惊世骇俗的宏论,彻底征服了皇帝,奠定了她日后权倾朝野的基石。
她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朗声道:“启禀陛下,学生以为,此事可解!”
“哦?”楚路不置可否地应了一声,“讲。”
萧九清了清嗓子,胸有成竹地开始阐述她准备的良策:“学生以为,裁撤冗官、精简官僚,看似触动利益甚广,实则有道可循。我朝官员之中,确有相当一部分乃因恩荫、任子得官,并无实职,于国无功,朝廷却需耗费巨资供养。裁撤冗官,裁撤的便是此辈。”
“然此辈往往背景雄厚,处置不当,易生动荡。故学生之策,并非一味强硬。其首要者,乃建立明确的官员磨勘升迁制度。每月小评,每年大评,不仅上官评,亦需自评,更辅以同级匿名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