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果赶快北上催促宗望南下,支援军前。
其实银术可不知道,当他的带领大军横扫江南各州县之时,杭州的守城的官员早就弃城逃跑了,杭州城实际上已经是无人守卫。
如果金兵强行攻击,也许可以兵不血刃就可攻占此城。
金军驻扎在杭州城外按兵不动,这可给了城中锦衣卫时间了。
杭州锦衣卫的领名唤钟相。
钟相也是读书人,大户人家出身,只是科举屡试不中,好在家业颇丰,也不愁吃穿。
自从放弃了科举做官的想法后,自觉有些才华的他就在出资在乡间办了个书院,一边讲学,一边打法时间。
虽然钟相自己科举不中,可是他办书院却出了不少举人、进士。
再加上他对百姓好善乐施,扶危济困,在乡下颇有名望,家乡百姓都称他为钟菩萨。
钟相认为自己屡试不中,是没有给主考贿赂所致,因此最恨就是贪官污吏,对大宋朝廷倒是有几分留恋。
当初方腊席卷江南,他结寨自保,保住了家乡的一片安宁。
种师道平定江南之后,钟相见江南一片萧条,他于是上书朝廷要减轻赋税、修生养息。
可是自从宣和二年开始大宋朝廷就没有消停过,先是童贯征伐辽国失利、后事种师道连续四次西征这些战事所需的粮食都是来自江南。
不管是朝廷的征收、还是西军的采买,总之粮食富足的江南却是连年缺粮,百姓生活贫苦无比,而官员乡绅却过着奢华的生活。
钟相面对如此现象心痛不已,他开始在自己的书院中宣扬“均贫富、等贵贱”
学说,并且将自家的福财散给百姓。
同时百姓遇到官府、豪强刁难之时,他也出手相帮。
钟相所作所为,在宋朝官员眼中那是大逆不道的,如果任其展下去,恐怕用不了多少时日就成了第二个方腊。
因此趁着钟相的势力还没有展起来之时,当地的地方官就将他下了大狱,问了死罪。
钟相的两个儿子钟子仪、钟子昂为救父亲多方奔走,耗尽了万贯家财打点官员。
再加上朝廷中也有一些官员出自钟相的书院,说起来算是钟相的学生,这些人也帮助上下打点,这才免了罪责,放了出来。
死罪虽然免了,但是家产全部充公了。
钟相从一个富家乡绅变成了一个穷光蛋。
好在他的两个儿子倒是有些本领。
哥哥钟子仪继承了钟相的学术,胸藏锦绣、满腹经纶,如今虽然受到父亲牵连不能讲学了,但是能写能算的钟子仪还是在一家商铺中应聘做了管账先生。
钟子昂读书不行,可是颇有血性,枪棒功夫出众,于是在杭州最大的福威镖局中当了镖师。
直到此时,钟相才与锦衣卫产生了关联。
钟子仪输在的商铺正是锦衣卫在杭州的商铺。
专门经营西军生产的各种奇巧物品,同时打探杭州附近的各路消息。
锦衣卫当初建之时选用的都是王定六、时迁这样的西军探马,他们虽然都识字,可是真的没有什么学问。
随着商铺的越来越大,账目越来越繁杂,这倒让钟子仪有了大展身手的机会。
钟子仪将杭州商栈的账目处理的清清楚楚、严丝合缝,钟子仪的表现引起了锦衣卫的注意。
锦衣卫的领又对钟子仪进行了一番探查后,就有招募钟子仪进入锦衣卫想法。
凑巧的是钟子昂所在的福威镖局也是锦衣卫的秘密产业。
锦衣卫商队是有自己的护卫的,但是锦衣卫商队护卫主要集中在秀洲。
而其他站点的商队护卫就非常少了。
杭州城是江南最繁华的城市之一,锦衣卫商队的货物流通量远远大于秀州,可是有缺少护卫。
因此秀州的锦衣卫就同意在杭州设立一个福威镖局,平时也正常做保镖生意,当然主要工作还是是为杭州的锦衣卫商队送货。
福威镖局中真正的锦衣卫很少,镖局中的镖师、趟子手等大多数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