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纺纱的原料有蚕丝、麻为主,可以制成丝绸和麻布,种师道又从西域引入了棉花,织出了棉布。
可是这里蚕丝、棉花肯定没有了,不过这两个士兵还是找到了一种类似“麻”
的植物,种世仁急忙让这两个士兵负责,组织人手措麻线,纺麻布。
这个进程虽然很慢,但是粗麻布最终还是被织出来了。
这种麻布穿在身上根本无法与丝绸、棉布相比,就是比起中原的麻布也是粗糙很多。
在中原这种麻布顶多能做装货的麻包。
但是在这海外,这种麻布却能让这些宋军蔽体遮羞了。
用就是寻找铜铁矿,种世仁的百余人中无人懂得采矿,只有几个铁匠。
种世仁让这几个人寻找铜铁矿,结果自然是一无所获。
其实就算他们找到了铜铁矿,恐怕开采冶炼也是一个大的问题。
不过种世仁在寻找矿脉的过程中,走遍了这片海外之地。
他现这片土地是一座大岛,周围还有一些小岛。
沿着大岛的海岸,有不少的良港。
只是这里的居民连铜铁都没法冶炼出来,更不懂的造船之术了。
所以这些天然良港也没有被利用起来。
种世仁想修建一个简易的码头,将那个飞剪船拖到码头上,慢慢修复。
没想到刚刚选好码头的地址,这大岛之上又吹来了一阵狂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