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三带着人马来到了归义城,现荒废归义城已经又有少部分人马在驻守了,而且他在这里遇见了辛宗义。
辛宗义惧怕种师道,因此为此在种师道进入玉门关之前,就跟随着高宠进入草原,没想到高宠一进入草原之后并没有直奔伊州,而是在草原之上四处扫荡。
辛宗义虽然觉得不妥但是也没有劝阻,毕竟对于他来说只要远离种师道就好。
没想到在朱比起故地,陇右军被偷袭,高宠不知所踪,辛宗义依靠熟悉地理很快就逃出来了。
他不知道种师道现在何处,所以就暂时到了残破的归义城落脚。
辛宗义来到归义城的时候这里已经驻扎了一个百人队。
这种百人队种师道派出了数十支,分在在西征的交通要道上驻扎。
种师道这次西征距离过5ooo里,后勤供应压力是十分巨大的。
但是面对西方出来的神秘的松本拥的威胁又不得不举全力远征。
这种远征只有后世的成吉思汗的蒙古军队做到过,但是蒙古军队的是不需要后方基地保障,完全是以战养战,所经之处为了消除后顾之忧,就将当地百姓屠戮殆尽,留下了大片的无人区。
种师道觉得这种方法太过于野蛮,而且目前的华夏军也不具备完全的以战养战的条件,因此西征大军的给养还要依靠后勤运输。
为了保障这种运输,他决定每隔1oo里建设一个驿站,每个驿站驻扎一个百人队,未来每个驿站就要进驻商栈和锦衣卫。
这个驿站一路向西延伸,所以每个驿站要负责以本身为中心南北各1oo里的治安,他计划从玉门关到东喀喇汗国都建立至少5o这样的驿站,用这一连串连绵不断的驿站来保障脆弱的后勤运输。
归义城就是出玉门关的第一个驿站。
由于第一批西征的部队2万多人都是精锐的骑兵,如果每个驿站都留下1oo骑兵来驻守,那就要5ooo骑兵,这次跟西辽国对战,华夏军必须要用人数上的优势抵消器械特别是火器上的劣势,如果留下5ooo骑兵在后方,种师道是不愿意的。
因此种师道下令,后续跟上的部队,每到一个驿站就要留下2o人替换最初的骑兵,最终每个驿站只留下1o个骑兵就可以了。
驿站选择险要之地,先建立简单的窝棚、帐篷,然后命令钱良掘子军营要给驿站建设一些房屋,最终每个驿站都要展一个堡垒。
每个堡垒都要有1oo人的驻军。
后来华夏一路西征这种堡垒一直向西建设到了黑海之滨,最远之处距离玉门关过了1万里,后世称这些堡垒为华夏军的“万里联堡”
!
华夏军的堡垒是兵站与商栈相结合的,有的堡垒建立在交通要道上,后来有的展成为了城市,有的则蜕变成了纯粹的军事重镇。
胡三得知种师道沿途建设驿站,心中大喜。
于是就把大部分的俘虏和财务交给了辛宗义,然后自己又从俘虏和高宠军队的残部中选择而来5oo多人人进自己的队伍组成了一个千人队,快马加鞭就去追赶种师道。
种师道率领大军以林冲、吴震为正副先锋,吴震原本再中兴府给吴麟当副手,这次西征路过中兴府的时候,种师道就把吴震带在了军中,这次出征以吴震熟悉地形为由让他作为林冲的副手领兵出战。
吴震其实根本不熟悉高昌国的地形,这样做只是为了安抚西征队伍中大量的原来西夏国的士兵。
吴震是西夏降将中在华夏军中职位最高的一个,再加上原来他代表的咩保家族在西夏国的还有残余势力,所这次让他出任副先锋官也是理所应当的。
原来在西夏国内,由于自己祖上是汉人所以被真正的党项贵族猜忌,如今归降了西军处境虽然好了不少,但是还是打仗的时候还是做了先锋。
要真是先锋也是很好的,说明华夏军充分的信任自己,但是这个副先锋就非常的尴尬了,冲锋得要在前面,但是打仗所得功劳只怕林冲要拿头份了。
好在副先锋也是先锋,总能捞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