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大哥,外面怎么没了动静,是不是结束了?”
“不知道,你出去看看……”
“我才不要,万一没结束,出去被劈死怎么办,你是大哥,你去。”
“胆小鬼,一起一起。”
江淮大泽汹涌起...
檐下铜铃第四次响起时,又一个旅人驻足。
他望着湖畔灯火,轻声问:“请问……这里是忆乡吗?”
没有人回答他。
但风带来了远处孩子们齐声朗读的声音:
>“我记得……”
>“我记得……”
>“我记得……”
那声音如潮水般一波波涌来,穿透夜雾,落在旅人耳中,竟让他心头一颤,仿佛有根极细的丝线从记忆深处被悄然牵动。他怔在原地,手中竹杖微微发抖,肩上的包袱滑落一角,露出半卷泛黄的纸页,上面用朱砂勾画着一座倒悬的塔,塔底刻着八个字??“九门未启,神魂不归”。
沈知白听见铃声,从屋内走出。他已不再穿当初那件破旧儒衫,而是披了一袭青灰布袍,袖口磨得起了毛边,却洗得干净。他望着这位新来的旅人,目光在他包袱露出的符文上停留片刻,随即温和一笑:“你是来找‘门’的吧?”
旅人猛地抬头,眼中闪过惊疑:“你怎么知道?”
“因为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不是偶然。”沈知白蹲下身,帮他拾起包袱,指尖触到那张符纸时,忽觉一阵刺痛,像是被记忆扎了一下。他看见了??一个被铁链贯穿胸膛的男人,在雪夜里跪于高台之上,口中塞着铜片,双眼被缝合,而四周站着黑袍祭司,正将一本燃烧的书投入火盆。那书封上写着三个字:《真史》。
沈知白倒吸一口冷气,迅速缩手。
“这符……是从哪里来的?”
旅人沉默良久,才低声道:“我叫陈砚,是个抄经人。三年前,我在北境古寺整理残卷,发现一部禁书,名为《九门志》,里面记载了八道记忆之门的存在,以及……第九道尚未开启的‘回响之门’。可当我读完最后一页,整座寺庙突然塌陷,僧人全部失语,而我醒来时,已在百里外的荒野,怀里就多了这张符。”
沈知白瞳孔微缩。他知道,《九门志》是早已被天律阁焚毁的异端典籍,传说唯有“守梦者”才能执笔书写。而如今,它竟以这种方式重现人间。
“你记得那本书的内容吗?”
陈砚摇头:“只记得片段。比如……第九道门并非由生者开启,而是由所有被遗忘者的‘回响’汇聚而成。它不在地上,也不在地下,而在‘众人共同想起的瞬间’。”
沈知白心中震动。这与阿念曾说的“未来之忆”何其相似?那些尚未发生却被提前铭记的故事,是否正是第九道门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