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运动状态?那么我们看似随机的选择,是否早在宇宙诞生之初就已经确定了呢?换句话说,宇宙的当前状态是不是过去的结果和未来的原因?至此就引出了一只笃信确定性的拉普拉斯兽。拉普拉斯兽认为未来注定会消失,如同过去一般清晰可见。”
林菀说:“然而,薛定谔为了让量子随机性与宏观确定性正面交锋,构思了一个思想实验,这个理论就是薛定谔的猫,他把一只猫和放射性粒子放在盒子里,假如粒子发生衰变,猫将死亡。相反,猫会活着,打开盒子时,同时处于生与死叠加态的猫。根据量子力学放射性粒子的波函数,会一直处于衰变与未衰变的叠加态。只有打开盒子才意味着观测,波函数就会坍缩为确定的状态。如此一来,微观的随机性便被放大到了宏观层面,这显然挑战了拉普拉斯兽。”
丁胜说:“决定论的会认为我不需要那种假设,例如通过天体力学可以证明太阳系新成于星云的引力与斥力平衡,根本无需第一推动力。人类无法精确获取所有初始条件,或需要用概率描述现象,随机性并非自然的内在属性,而是人类认知的边界。对此,爱因斯坦坚定的拥护拉普拉斯兽,由此诞生了“上帝不投骰子”的著名宣言。”
林菀说:“还有,海森堡指出,薛定谔的猫并不包含真正的主观特征,它的本意是将描述粒子本身修正为描述人类对粒子的认知。换句话说,观测者与被观测者实际上无法区分,我们既是观众,也是演员。”
丁胜说:“剩下的问题是随机性与确定性是不是如波粒二象性一样,遵循着某种互补原理。而这场薛定谔的猫与拉普拉斯兽之间的古老战争,未来是否会再次重塑人类的思想?”
林菀说:“波粒二象性,干涉实验,是否这个就是测不准定理,意识导致了波的坍缩而成为一个个的粒子在空间中某个时刻的具体位置。波粒二象性就是试图用三维的概念,去描述四维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