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也有人希望将大宋境内的西夏人全都驱逐出去,禁止他们来大宋。
一些老臣虽然想说从长计议,但却明智的没有开口。
陛下的意图越来越明显,一旦大宋的流量之王苏东坡回来,写几首夸赞西北功绩的诗词,说不定就会掀起大宋尚武的风气。
谁要在这个时候唱反调,就等着钉在耻辱柱上吧。
前两天,赵煦已经收回了追封司马光的各种荣誉,接下来,整个朝堂都将逐渐被新党所取代。
当然,说新党也不正确,因为赵煦并没有全盘接受新党的主张,这位皇帝如今根本不在乎什么新党旧党,一心只想打出去。
只要你主战,那便是朕的肱骨之臣。
严格来说,赵煦通过神仙赐予的令牌,在很短的时间内,发展出了一个主战派,然后将新党和旧党全都挤在了一边。
打仗虽然不符合士大夫的利益,但他们现在已经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加入主战派。
等朝堂的氛围差不多时,赵煦说道:
“听闻西夏使者姓李,乃是西夏王族的旁支……将他押到太庙门外斩首,并将脑袋送到西夏前线激励士气。”
啊
这个命令,让满朝文武全都懵了,他们知道陛下尚武,没想到已经尚武到了这种地步。
曾布斟酌片刻,出列劝谏:
“官家,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此乃流传千年的传统,一旦摒弃,后果不堪设想。”
赵煦冷冷说道:
“我大宋乃西夏之宗主国,西夏使臣辱我大宋,身为宗主国自当将其斩首示众,若连一个小小的使臣都无法斩杀,那这宗主国当得也太窝囊了吧”
另一个老臣也出列劝谏:
“官家,此举有可能逼迫西夏与我大宋展开全面战争。”
“那可太好了,朕求之不得!”
赵煦起身,向朝臣们宣布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传令各地,征召适龄青年入伍,从军者不再刺面,每人奖励十亩良田,入伍期间田税全免,五年后可自由选择脱离军队返乡耕田……各地青年征召完毕就地整训部队,三个月后,朕要御驾亲征西夏!”
做完这个决定,他又下令礼部给辽国使臣赠送一份重礼,重申两国的盟约。
所谓的重礼,其实就是一套亮闪闪的塑料发饰,辽国使臣得到后,肯定会让人快马加鞭送回辽国复命。
同时,辽国境内也会有类似的昂贵饰品出现,马上成为贵族们竞相抢购的宝贝。
两件事挨着一起说,群臣的关注点全被重礼两个字给吸引住了,倒是三个月后的御驾亲征,他们没多讨论。
快散朝时,赵煦拿着令牌摆在了枢密院一把手曾布面前:
“曾大学士,朕能信任你吗”
曾布知道,自己这次躲不过了,麻溜的发誓,坦诚收取过好处,克扣过军饷军械,不过他是主张收复西夏的,绝不是万世唾骂的卖国贼。
赵煦将他贬为吏部尚书,宰相章惇出任知枢密院一职,而之前的吏部尚书蔡京,则担任宰相一职。
三人的官位调动一番,最擅长政治的蔡京负责政务,喜欢打仗的章惇负责军事,喜欢挑刺的曾布,担任官员调动升迁的吏部尚书。
另外赐章惇一只不锈钢保温水杯,两瓶露水,以示恩宠。
宣布完这事儿,赵煦就宣布退朝,根本没给群臣反应的时间。
朝臣们三三两两走出大殿,脑瓜子嗡嗡的……过去开朝会,每天都在兜圈子,大家围着一件事反复扯皮、弹劾、讨论、修改,没有十天半月别想有结果。
但今天,从头到尾都是干货,信息量爆炸。
新晋宰相蔡京面色如常的走在人群中,既没有一步登天的惊喜,也没有宰执朝堂的雀跃,脑子里全是今后怎么开展工作,查抄庄园的事,又该交给谁接手。
李格非走过来,递给他一个蛋黄派:
“这是仙长赐予照儿的,你垫巴一下肚子吧。”
蔡京双手接过:
“今晚我没法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