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老师似乎来了兴致,走出书房还没有一分钟,他就一只手各自捧着一个枕头形状的瓷器回到书房。
白老师小心翼翼地将两个瓷枕放到檀木书桌前,说道:“小游,你说说看这两个瓷枕的不同吧。”
周游微笑着回道:“一个是宋朝以前的冥器,一个近代的大开门老物件。”
白老师终于『露』出惊讶之『色』,感叹道:“许老的运气真好,居然收到这么出『色』的弟子,仅仅一眼就分辨出两件的来历。”
周游谦逊道:“白老师,瓷枕是古代瓷器造型中较为流行的一种,我们对瓷枕的了解自然要详细一些。”
白老师以考核弟子的眼光询问道:“说说看。”
周游想也不想就将书里的内容说将出来:“瓷枕始烧于隋代,流行于唐代以后。刚开始的时候,瓷枕一般是作为陪葬的冥器使用,后来才慢慢进入富贵家庭当作**用品,也有古代医师将其当作诊脉之用。一直到宋代,瓷枕的发展这才真正进入繁荣时期,不仅器形较前代有所增大,而且装饰技法也突飞猛进,刻、划、剔、印、堆塑等技法纷纷采用,极大地丰富了瓷枕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顿了一下,周游继续自己的分析:“左边这个瓷枕有很明显的土蚀现象,釉的表面都失去光泽了,只要有点专业素养的就懂得分辨。至于右边这个瓷枕,它的彩绘、釉面都保存得相当完整,而且连枕面也没有过度磨损的迹象,如此就可推测出它的使用频率很低,恰恰好符合近代瓷枕作为工艺品的历史事实。”
鼓掌。
白老师不由自主地为周游的精彩表现而鼓掌。
瓷枕最早出现于隋代,唐朝时期开始大量生产,两宋及金元时期发展得最为繁华鼎盛,可是到了明清时期,伴随着更为优异的制枕材料的出现,瓷枕也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变成观赏类的艺术品。
周游所分析的简直就是恰到其份。
白老师感叹道:“看来你在瓷器方面的造诣,已得到了许老的真传。老朽现在真的很好奇你家里珍藏的钧窑瓷枕究竟稀罕到什么程度,竟能得你自己给出如此高的评价和赞许。”
程飞虎说道:“白老师,如果您老真的想看一下小游口中的钧窑瓷枕和那把神奇的龙雀古剑,以及顺道看望下明远市的老朋友,就跟我们一起去明远市吧。”
“好吧。”
白老师的确被钧窑瓷枕和龙雀古剑吸引到了,还有那些许久不见的老朋友,不由得点下头来。
白老师这个点头,确定了周游未来半天的行程。
程飞虎倒是急『性』子,问道:“那白老师能现在就出发吗?”
程飞虎在确认购买不到十二月花神杯之后,对周游的钧窑瓷枕越发的期待。可问题是白老师可不像他们年轻人,想做就能做的,他还有硕大的公司在后边,而且他那老迈的身躯也不适合他长途跋涉。
问完之后才想到这些关键的程飞虎有点后悔自己的邀请。只可惜婆出去的水是收不回来的,程飞虎只能老实等待白老师的安排。
“呵呵,别太急了。”
白老师一边慢条斯理地煮茶迎客,一边说道:“年轻人别太心急了。别看你们都年轻气盛,可你们眼神里有掩饰不出的疲惫,估计你们不是昨天没好好休息,就是连续赶了不少的路,误了时差什么的。我建议你们好好休息一个晚上,明天一大早再出发也是不迟。”
“果然……”
程飞虎心里哀号着。
不想周游也有休息的意思,点头附和道:“也好,今天实在是够累的,好好休息一晚再出发也是不迟。”
周游没有去理会程飞虎的眼『色』,微微地与白老师笑了起来。
事实上周游并不是累。
没有动用灵力的日子里,周游绝对是众人里最精神抖擞的一个,即使接受过特别训练的李大志也有点不如。如此自然不存在疲劳的说法,这只是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