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宁殿。
毕竟是自己的四十寿辰,不是其他寻常宫宴,皇帝今日兴致高涨,没有太早提前退席。
文武百官们也很配合,早早就提议要作诗,还求皇帝给他们做个评委,皇帝便也高高兴兴应了。
诗作得差不多了,皇帝看着呈上来的诗篇,却没有一篇叫他格外满意的。
他心头微动,突然记起上回平阳伯府那个小姑娘写的《咏梅》,虽只是简简单单的四句五律,却将寒梅傲雪的风姿一展无遗,回味悠长。
此刻眼前这些诗倒是堆砌得精巧,可多半失了那么点味道。
皇帝兴趣缺缺点了个魁首,大太监张千就悄悄过来,凑到他耳边说了两句话。
皇帝面不改色,吃了今日诗魁的敬酒,便顺势离开。
还未出和宁殿,张千就问:“陛下可是要去看看贵妃娘娘?方才传信的人说,半月轩太偏僻,离羲和宫有些距离,又怕挪动了对娘娘不好,便叫娘娘暂时在那儿歇下。这会儿,太医多半已经赶过去了。”
皇帝嗯了一声,揉着太阳穴道:“朕今日贪杯了,头有些疼,张千你替朕过去看看吧。”说完,就坐在辇车上合目养神,宛如睡过去了似的。
张千忙关怀了皇帝几句头疼问题,殷勤嘱咐了其他小太监好生伺候陛下醒酒,这才快步离去。
半月轩。
饶是抱着豁出去心态硬刚和贵妃的程初芍也没想到,老夫人对上和贵妃言辞会这么犀利,半点不留情面。
眼见和贵妃直接被气得“晕”了过去,连假山上的二皇子都不顾了,又被女官等人抬着进去屋内歇息,程初芍三人这才擦着额前冷汗利索起身。
然而,她们都不敢放松,全身仍紧绷绷的,视线下意识往屋舍的方向扫去。
中医里头讲究望闻问切,程初芍虽然没摸过和贵妃的脉象,但前后两次见面,也能大致看出,这位养尊处优的贵妃娘娘身体挺健康,面色白里透红。实际年龄三十有余,可看上去跟二十出头的人差不多。
好好一个健全人,没什么高血压、低血糖之类的毛病,又不是骤闻痛失亲眷的噩耗,突然被这么件小事气晕过去,可信度实在不高。
显然,和贵妃这是骑虎难下,收拾不了烂摊子,便故意装晕逃避,没准接下来就会卖惨博取皇帝同情,将她们几个隐晦地描述成目无尊卑、仗势欺人的外戚豪强了!
方才,程初芍就眼尖地看到,有两个宫女跑了出去,一个去的大致是和宁殿方向,另一个应该是去的太医局。
如果皇帝真的过来给和贵妃做主,她们就得面对新的难关了。
虽然程初芍自认手持罪证,前后经历的说辞并无疏漏,但她不敢保证皇帝会秉公处理,没准又是像那个黑狼部落的女奸细一样,草草结案。
若说那女子记恨宋珩曾率兵杀死自己族人,可宋珩先前几乎伤重致死,她有必要千里迢迢跑来复仇么?
假设她来之前不知宋珩出事,可出事之后,程初芍到来之前,卫国公府有那么近两个月的空档混乱期,她为何不想方设法自己混入卫国公府刺杀,反而是兜那么一个大圈,先蛊惑郑大,再哄骗郑大之妻,辗转通过小琴下手呢?
最可笑的是,官府这次的调查还把之前的两次谋杀也安到了这外族女子身上。
可,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如果换了他们是那女子,抱着为族人复仇之心踏入这片异国土地,当然得用各种简单粗暴、一击即杀的法子,谁还会用那些个慢性毒药?
把天下人当傻子么?
然而,在这个该死的时代,皇帝要你当傻子,你就得乖乖受着!
于是,张千奉命过来时,看到的就是浑身紧绷、宛如一群受惊刺猬的程初芍等人,也亲眼见证了全场唯一一个气场最轻松淡定的小姑娘是如何循循善诱把二皇子从假山上“骗”下来的。
和贵妃“晕”过去之后,她带来的人不是去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