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受。尤其是那座“黎明的灯塔”,以及最后那句轻描淡写的“它象征着一种……即使在最深的黑暗中,也永不熄灭的……信念”,更是像一把钥匙,瞬间触动了她内心最柔软、也最隐秘的地方。
母亲……灯塔……信念……
这些词语在她脑海中盘旋、交织,形成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悲伤、迷茫、渴望、还有一丝……微弱的希望?
“那……那座灯塔……”李凯诗的声音有些干涩,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它……它代表着什么?我该怎么做?”
月无瑕没有立刻回答。她站起身,莲步轻移,缓缓走到窗边。窗外,夜色更深,海风也更凉了。月光被厚厚的乌云遮蔽,只偶尔有几缕惨淡的光线挣扎着穿透云层,洒在湿漉漉的岩石和庭院中那几株顽强生长的松柏上。
她的侧影映在窗玻璃上,纤细而孤寂,仿佛随时会融入这片浓重的夜色之中。
过了许久,她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悠远,带着一种洞悉世情的沧桑感:“灯塔,本身就是一种答案。”
“它矗立在那里,默默守护,无声指引。它不言语,不评判,只是存在着。它的光芒,就是一种回应。”
“至于该怎么做……”她转过身,目光再次落在李凯诗身上,那眼神深邃如海,“当你身处风暴之中,当你的船只在巨浪中颠簸,当一切似乎都已失去方向,那么,你需要做的,就是……”
她微微停顿,似乎在寻找那个最准确的词语。
“……活下去。”
“是的,活下去。”她的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如同灯塔一样,无论风吹雨打,无论潮起潮落,只要根基还在,只要心中的那簇火焰不灭,就永远矗立在那里,等待着下一个黎明的到来。”
“在黑暗中航行,最重要的不是立刻看到陆地,不是立刻找到出路。而是在每一次被浪头打下水时,都能挣扎着浮出水面,吸一口气;是在每一次迷失方向时,都能凭借着直觉和意志,辨别出大致的方向;是在每一次感到绝望时,都能在心底保留一丝微弱的火种,相信光明终将到来。”
“这座‘黎明的灯塔’,它可能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样,是一个具体的人,一个明确的指示,或者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它更像是一种……精神上的锚点。一种在你最艰难的时候,能够让你重新振作起来的力量源泉。”
“它可能藏在你过去的某个回忆里,可能存在于你对未来的某个期许中,也可能……就隐藏在你此刻尚未察觉的、自己内心的最深处。”
月无瑕的话语,如同涓涓细流,慢慢注入李凯诗混乱而焦虑的心田。没有惊涛拍岸般的震撼,却有着润物无声的渗透力。她之前的迷茫和恐惧,似乎在这一刻,被一种更清晰、更坚韧的东西所取代。
活下去。保留内心的火种。等待下一个黎明。
这听起来并不像是什么惊天动地的解决办法,却蕴含着一种近乎残酷的、却又无比真实的生存智慧。
李凯诗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胸腔中那股压抑已久的浊气,似乎被驱散了不少。她看着眼前的月无瑕,这位神秘莫测的女子,此刻在烛火的映照下,脸上仿佛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光晕,既有仙子的清冷,又有凡人的……疲惫?
“谢谢您,月先生。”李凯诗站起身,对着月无瑕深深地鞠了一躬。这一次,她的声音不再颤抖,眼神也变得坚定起来。“谢谢您的指点。虽然……我还是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但是……我好像……有点明白了。”
月无瑕看着她,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只是那双深邃的眼眸中,似乎掠过一丝极其细微的、类似于欣慰的光芒,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
“明白与否,并不重要。”她淡淡地说道,“重要的是,你是否愿意去相信,去坚持。”
“命运的海洋广阔无垠,充满了无数的可能。我所看到的,仅仅是一瞬间的景象,是无数可能性中的一种。未来,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