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然熟睡后,悄无声息地来到院中灵泉旁。他盘膝坐下,取出那角一直温养的黑纱,又拿出记载着“净魂古咒”残篇的玉简。
他深吸一口气,双手结印,元婴之力缓缓催动。他没有试图去直接解读那晦涩的咒文,而是将神识沉浸其中,感受那字里行间蕴含的、一丝若有若无的慈悲、净化之意。
同时,他分出一缕极其细微柔和的神识,如同春风拂面般,探入菱儿的梦境。他并非要窥探她的隐私,而是试图将自己感受到的那丝“净魂”之意,如同播撒种子一般,悄然融入她的梦境深处。
他“看”到,菱儿梦到了一片美丽的花海,她在花海中奔跑,笑声如银铃。天空中,有模糊的光点如同萤火虫般飞舞,带着温暖安宁的气息——那是他融入的“净魂”之意所化。
做完这一切,上官乃大缓缓收功,额角已见微汗。这种精细入微的神识操作,极其耗费心神。
他抬头望向璀璨的星空,目光坚定。
这条路或许漫长,或许艰难,但他找到了一个可能的方向。以柔情为网,以耐心为舟,引导她,净化她,渡她,也渡自己。
他回到房中,看着菱儿恬静的睡颜,轻轻替她掖好被角。
“菱儿,双菱……”他在心中默念,“无论前路如何,这一次,我绝不会放手。”
自那日发现菱儿可能对古老符文存在无意识的感应后,上官乃大的策略发生了微妙而坚定的转变。他不再仅仅是被动地守护与寻找,而是开始尝试一种更为精细、也更需耐心的引导。
“静心居”的生活依旧平静。上官乃大对外宣称是喜爱清静的富家翁,偶尔会“出门访友”,实则是去更远的修真坊市或遗迹探寻线索。而在家中,他则扮演着慈爱夫君与隐世“学者”的角色。
他不再将那些晦涩的古籍秘不示人,而是大大方方地在书房整理、抄录,甚至故意将一些临摹了残缺符文、古老纹样的纸张“随意”放置在菱儿容易看到的地方——绣样旁、茶几上,甚至用来包她爱吃的糕点。
“夫君,这些弯弯曲曲的图案是什么?瞧着倒是别致。”一日,菱儿拿起一张他“不小心”遗落在绣篮旁的绢帛,上面正是他精心临摹的、源自“净魂古咒”残篇的几个辅助符文,去除了核心的灵力运转路线,只保留其形与一丝微不可查的神韵。
上官乃大心中一动,面上却不动声色,放下手中的书卷,笑道:“是一些游历时看到的古物上的纹饰,觉得有趣,便临摹下来。怎么,菱儿喜欢?”
菱儿歪着头仔细看了看,手指无意识地在符文上描摹,黛眉微蹙:“也说不上喜欢,就是觉得……有点熟悉,好像在哪里见过似的。”她摇摇头,自嘲地笑了笑,“定是错觉,我哪里见过这些古怪东西。”
“许是前世有缘呢。”上官乃大半开玩笑地说道,目光却紧紧锁住她的反应。
菱儿噗嗤一笑:“夫君也会说这等浑话。”她并未在意,转而兴致勃勃地道,“不过这纹路曲折回转,倒是挺适合做绣样的边饰,我试试看能不能绣出来。”
上官乃大含笑点头,心中却翻涌起波澜。她果然有感应!而且,她愿意主动去接触、去描摹这些符文!这比他预想的还要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