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水准。但那时候进入,是一个追低的进入,而追低对于这个发展中的产业也许会是一个完全错误的概念。”
欧阳接过明矾的话,重点谈起技术层面的问题,“之寒,自从我们从tradgdata公司购买了全套的数据以后,按照你的意思,我们上个月完成了所有的测试,结果都在这个报告里面。简单的说,对于十八个最常用的可定量测试的技术分析参数测试,每个技术指数随机选择500支测试个股,得出的结论很简单,使用这些参数指导进出指令,在三十年测试范围内,不满三十年则从开始挂牌的第一天开始计算,综合500支股票的总体表现,比简单的购买持有策略回报率略低。也就是说,这十八个最常用技术指数,从统计学角度看,都不能优于简单的购买和持有策略。由此出发,我们只能有两种结论,或者说是方向。一,彻底摒弃使用技术指标指导进出指令。二,必须发掘新的技术指标。我们现在有两个方向。第一呢,是试图结合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基本技术指数,配以参数设置,条件判断,和其它的系统设置,看能否通过统计测试找到一个明显优于购入持有策略的新技术指标或者技术分析系统。这第二呢,我们项目组有一位小孙,他正在开发一套以离散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出发的一套技术分析交易系统,也就是说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出发来试图建立一个进出指导参数系统,我准备给他一到两年的时间,看初期产品能否给我们带来一些惊喜。”
明矾接过话说:“这个结论和我看到的一些材料是很相符的。斯图尔特先生在漫步华尔街一书里就做过类似的统计测试。他的结论很简单,华尔街那些薪酬过百万甚至更多的共同基金和对冲基金经理管理的数以千亿美元的财产,从平均的长期的投资回报率表现来看,也是无法优于标准普尔500指数简单的购买持有策略的。”
江之寒说:“所以……你们都认为简单的购买持有就是目前这个阶段的最好策略?”
明矾答道:“进入的时间点,个股的选择还是会造成很大的区别的,至少我现在是这样看。单纯的技术参数或者图形辨认,在新的成果出来以前,我以为不应该过份的倚重。”
江之寒翻着手上的两份文件,沉『吟』道:“关于技术分析研究的项目,我全力支持你,欧阳。一年两年不出成果都没有关系,我们这个着眼的是长期规划,不必急在一时。和投资国内股市不一样,个股选择,我以为是投资美股的重要一环,甚至最重要一环。如果我们能抓住一个或几个未来之星,在他身上得到十倍甚至更高的回报都不是幻想。除了明矾你现在提供的十个公司,我希望你们能加大搜索的范围,提供更多中小型高科技公司的前景分析,作出一套相对客观的基础面分析过滤系统,为我们以后可能投资的公司提供一个选择的大池子。这件事情,要作为重点,现在就开始抓。我已经在美国注册了一家名为c&j的投资公司,另外在内地和香港也各有一家小公司注册为投资这个方向。资金的投入,和我们前几年的『操』作一样,一定会是分批分期的,第一笔资金现在已经到位,随时可以启动。”
看着明矾,江之寒接着说:“从长远的角度看,我认为投资美股一定是一个正确的方向。不说别的,从我们投资分部来说,美股和国内股市至少可以是互补的两个选择,在不同的时期可以提供完全不同的两种投资渠道,两个投资方向,有利于控制或者平衡投资风险。另外,投资恒生指数也是一个选择。随着回归的临近,香港股市可能会受到一些打压,对国际投机热钱来说,它可能成为一个制造混『乱』的好的选择。由此推论,短期到中期的波动『性』可能会很大,也许能提供一些好的价值投资的机会……我最近也做了一些研究,明矾,我觉得价值型投资和增长型投资在我们整个投资策略里还是应该各占一定份量。如果纳斯达克的投资着重于后者,我们必须有一部分资金基于前者,这样才能控制总体的风险。”
江之寒想了想,接着说:“欧阳的工作,还有很大一部分放在数据库系统开发这上面,毕竟这才是文明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