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
林墨看着面前的食物,苦着脸说:“太多了,怎么……看着就饱了?”
江之寒说:“怎么能未战先怯呢?林墨,我们来划拳吧,谁输了谁就吃?”
林墨睁着大眼睛,“为什么不是谁赢了谁吃呢?难道这是惩罚吗?”
江之寒说:“那好,就依你,谁赢了谁吃。”
接下来一整个下午,江之寒都在不停的赢,不停的吃。
一阵山风吹过,树林哗哗的响,也带来一阵凉意。
江之寒『摸』『摸』滚圆的肚子,好像很满足,但好像还差点什么。
西山向来就是中州约会的圣地。在这里,他背伍思宜下过山,他带倪裳来踏过青,他也领着吴茵来采过风。今天,林墨是他带上西山来的第四个女孩儿,而她对于江之寒又有些与众不同。林墨是他生活的坐标,从某种意义上每次见到她,江之寒会感到一切的一切的真实感。他小心翼翼的保持着距离,呵护她长大,保护她不受风雨,希望她能在自己的视野里,一直一直平安快乐。
永不要消失,永不会疏离。
林墨家的客厅里,四个人围坐着吃晚饭。
除了林墨和江之寒带回来的几样卤菜,其余的都是林墨父亲亲自下厨房做的。职业的厨师就是不一样,简简单单的家常菜,譬如凉拌三丝,土豆烧牛肉,在林墨父亲的勺下做出来,味道确实要正宗几分。江之寒虽然做菜的时候很少,但一向自诩很有天份,今天品尝了林叔叔做的家常菜,才深感自己不过是井底之蛙。
林墨父亲的包子店生意相当的好,一来是他这几十年潜心研究的成果,做出来的包子无论是皮还是馅儿,都口感爽利,回味无穷。但也许更重要的是,文翰饮食分部提供的配套设施,从选址,市场宣传,到资金支持,都不是一般的个体餐饮用户能够靠自己的力量实现的。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大体就是这个意思。
过去这一年,林墨父亲把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调味,新种类的开发,和带徒弟上,而把行政,市场,财务这些方面的琐事都丢给了文翰派过来的,或是后来雇佣的人。这样的分工,不仅发挥了各自的优势,也是林墨父亲愿意看到的。
开始的时候,古老师曾经有过担心,丈夫一门心思扑在产品开发上面,而把财务这样重要的部分都交给文翰,会不会落个技术被偷,过河拆桥,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后果。林墨父亲当时很肯定的说,他觉得江之寒不是那样的人,而且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这个包子店根本就搞不起来。即使分成的时候,对方多拿一点,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去年年底的结算彻底打消了古老师的顾虑,她仔细看了文翰发过来的财务明细表,发现合作的这个公司简直说得上是慷慨,以至于到了有几分像雷锋叔叔的地步:利润分红的比例非常优惠林墨家,而运营的成本则是文翰吸收了大头。
文翰的钱经理还专门上门和古老师夫『妇』长谈过一次,告诫林墨父亲徒弟虽然要带,但包子制作调味的一些核心诀窍一定要注意保守秘密,以免外泄。关于如何保守商业秘密这件事,他还拿出了一套非常具体的方案,供林墨父亲参考。
今年夏天,在第一家店开业快到一年的时候,第二家分店正式在北岸区开张了,两家店的店名也统一改成了“林家包子”。
对于林墨父亲来说,几十年的夙愿一朝得以实现,工作中又没有人掣肘,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才华。这样的境遇,真是做梦也会笑醒,用春风得意马蹄疾来形容他现在的心情,是再贴切不过的。
而所有的这一切,从一定程度上讲,都拜饭桌对面这位二十岁左右的青年所赐。
林墨父亲是典型的少言实干的人,感谢的话都很难当面所出口。所以,他今天听说江之寒要来吃饭,能做的就是下厨精心的准备了几个自己的拿手绝活。
江之寒下午吃的有些多,面对美味佳肴也食欲有限。看着林墨父母频频劝菜,又抹不过情面,只能咬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