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印着国徽。
沈良双手接过,手指微微颤抖。
这可是他上辈子奋斗了半辈子才到的地方。
现在却要以这种方式重新回去。
命运真是奇妙。
“什么时候出发?”他问。
“明天早上的火车。”李总工说,“今天抓紧时间办交接手续。”
沈良点点头,转身走向自己的办公桌。
桌上堆满了技术图纸和资料,都是他这段时间的心血。
连铸机的改进方案、炼钢工艺优化建议、设备维护记录...
每一份都凝聚着他对这个时代工业发展的思考。
“这些资料...”他有些舍不得。
“都带走吧。”李总工说,“说不定以后用得着。”
沈良小心翼翼地整理着文件。
有些东西不能带,比如那些过于超前的设计理念。
在1980年提出人工智能制造?那纯粹是找死。
他只能挑选一些符合当前技术水平的内容。
下午时分,厂长亲自过来送行。
“小沈啊,这次可是鲤鱼跃龙门。”厂长语重心长地说,“到了北京要好好干,别给我们厂丢脸。”
“放心,厂长。”沈良郑重地说,“我不会忘记从这里学到的一切。”
厂长满意地点点头。
这个年轻人虽然有时候想法大胆得让人咋舌,但人品没问题。
“有时间常回来看看。”厂长说着,掏出一个小包裹,“这是老伴儿给你准备的路上吃的。”
沈良接过包裹,鼻子有些酸。
这种朴实无华的温暖,是他上辈子在钢筋水泥森林中很难感受到的。
晚上,同事们在食堂为他举行了简单的送别宴。
老师傅张工端起酒杯:“小沈,咱们虽然相处时间不长,但你的本事大家都看在眼里。到了北京那个大地方,可别忘了我们这些老粗。”
“怎么会忘记呢?”沈良举杯回敬,“是您教会了我很多实用的技巧。”
张工哈哈大笑:“什么技巧不技巧的,都是些粗活儿。你现在要搞的才是真正的大项目。”
酒过三巡,气氛越来越热烈。
有人开始打听沈良的具体去向。
“听说是搞什么重大装备?”
“具体搞啥我也不清楚。”沈良推说不知情,“到了那儿再看吧。”
实际上,他心里清楚得很。
1980年的中国正面临严峻的技术挑战。
改革开放刚刚起步,工业基础薄弱,关键技术受制于人。
重大装备办的成立,就是为了突破这些技术瓶颈。
而他即将参与的项目,很可能是那个改变中国工业格局的关键节点。
想到这里,沈良内心既兴奋又紧张。
上辈子他虽然在这个部门工作过,但那时的中国已经是制造业强国。
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
资源匮乏,技术落后,人才稀缺...
每一个问题都是巨大的挑战。
但也正因为如此,才有更大的施展空间。
夜深了,送别宴也接近尾声。
沈良回到宿舍,开始收拾行李。
几件换洗衣物,一些技术书籍,还有那些精心挑选的资料。
就这么简单。
躺在床上,他望着天花板上的裂纹。
明天就要离开这个改变了他命运轨迹的地方。
从一个普通技术员,到即将参与国家重大项目。
这种跨越式的提升,让他有种不真实感。
但仔细想想,这也是必然的结果。
他的专业水平摆在那里,在这个人才匮乏的年代,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