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走。”
沈良想了想,对张建国说:“建国同志,我去见见他。”
“好,你去吧,”张建国说,“一定要留住他!”
沈良快步向宾馆走去。他知道,穆勒的离开不是因为技术问题,而是因为他感到了威胁。
作为一个在德国钢铁行业工作了二十多年的专家,穆勒深知技术垄断的价值。如果中国人真的掌握了这些先进技术,那么德国在钢铁行业的优势就会受到挑战。
到了宾馆,沈良敲响了穆勒的房门。
“请进。”
穆勒正在收拾行李,看到沈良进来,他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沈先生,你来了。”
“穆勒先生,听说你要走了?”沈良直截了当地问。
穆勒点点头:“是的,我觉得我在这里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帮助你们的了。”
“为什么这么说?”沈良坐了下来,“我们的合作才刚刚开始。”
穆勒苦笑了一下:“沈先生,我必须承认,我低估了你们的能力。今天看到你解决炼钢炉的问题,我才明白,你们并不需要我们的帮助。”
“不,”沈良摇头,“我们需要的不是技术上的帮助,而是合作伙伴。”
“合作伙伴?”穆勒有些困惑。
“是的,”沈良说,“未来的世界是合作的世界,不是垄断的世界。德国有先进的制造工艺,中国有巨大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我们可以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穆勒沉思了一会儿:“沈先生,你说得很有道理。但是,我的公司可能不会同意这种合作方式。”
“那就换一种方式,”沈良说,“比如技术交流,人才培养,或者合资办厂。”
穆勒的眼睛亮了一下:“合资办厂?”
“对,”沈良说,“我们可以在中国建立一个合资钢铁厂,采用德国的先进设备,结合中国的技术改进。这样既能发挥德国的优势,也能利用中国的成本优势。”
穆勒开始认真考虑这个提议。
“沈先生,你的想法很有意思。但是,这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复杂的手续。”
“这些都可以解决,”沈良自信地说,“关键是我们要有共同的目标和信任的基础。”
穆勒看着沈良,这个年轻的中国人身上有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
“好吧,”穆勒说,“我可以再留一段时间,看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合作方式。”
“太好了!”沈良站起来,“我相信我们的合作一定会很成功。”
就在这时,房门被敲响了。张建国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小沈,你在里面吗?”
“在,”沈良回答,“请进。”
张建国推门进来,看到穆勒还在,松了一口气。
“穆勒先生,听说你要走了?”
“不,”穆勒笑着说,“我决定再留一段时间,看看能不能和你们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太好了!”张建国高兴地说,“我们一定会好好配合!”
三人又聊了一会儿,主要是讨论后续合作的具体安排。
临别时,穆勒对沈良说:“沈先生,我发现你不仅是一个优秀的技术专家,还是一个有远见的企业家。”
“过奖了,”沈良谦虚地说,“我只是希望能为中国的工业发展做一些贡献。”
穆勒深深地看了沈良一眼,然后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够实现你的目标。”第二天一早,沈良刚到厂里,就被张建国叫到了办公室。
“小沈,昨天的事情传到市里了。”张建国的脸色有些严肃。
“什么意思?”沈良心里咯噔一下。
“市委工业部的李部长刚才来电话,说要亲自过来看看我们的技术改造情况。”张建国点燃一支烟,“我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
沈良皱了皱眉:“李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