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们就是历史中科比和加索尔组合的加强版。
不过洛杉矶球迷的欢呼声还没落下,回过头来杨帅切入篮下,接球之后面对小奥尼尔的协防起跳后空中犹犹豫豫把球送到了底角华莱士手里,后者三分手起刀落。
冠军之夜,湖人队第一节的发挥堪称完美,他们单节轰下了35分,命中率高达58%。
但是开拓者队也不遑多让,他们单节也得到了32分。
杨帅得到了18分2助攻。
湖人队并不是没有在这一节尝试夹击杨帅,但很多时候他们的夹击都来不及上去。
看完了这一节后,现场球迷大多数人的想法是杨帅今晚早早进入了“zone”状态。
随着乔丹在上赛季采访中提到了这种状态,球迷也对它有所了解。
当意识到那之后,他们反而轻松了不少。
因为那种状态是非常消耗体能的。
然而当比赛来到第二节之后,他们就傻眼了。
因为杨帅仍然像第一节那样发挥!
巴克利这时候逐渐意识到了杨帅所处的状态。
那并不是“zone”,因为“zone”是靠瞬间处理然后做出瞬间应对,但杨帅现在明显是靠着防守阅读外加速率优势。
它并没有“zone”那么夸张,因为它毕竟有一个防守阅读的过程,但它看起来同样在操作防守人。
而且它没有“zone”那种消耗大量体能的弊端。
或者用更白一些的说法,这赛季的杨帅又一次实现了进化,他并不需要进入“zone”状态,就已经可以破解大部分的防守。
他又突破到了另外一个水平。
那让巴克利联想到了1993年总决赛的乔丹。
那时候的乔丹身体和技术都处在一个巅峰状态,从开场到比赛结束都是一种无法被防守的状态。
现在看来,杨帅也已经到了那个水平。
但是1993年的乔丹是30岁,而现在的杨帅只有25岁!
肯尼·史密斯还在感慨着杨帅的出色发挥,一扭头发现巴克利竟然在那里做起了祷告。
“查尔斯,你在做什么?!”
史密斯看懵了,和巴克利一起工作愈发感觉压力大的他,不知道这家伙又在搞什么鬼。
“我在祈祷。”
巴克利做完了仪式之后开口道。
“为谁?”
史密斯很无语,只要长了眼睛都知道你在做什么。
“为汉森的对手们。”
巴克利神神叨叨,却又实实在在。
就算杨帅机能退化,那至少应该也要到30岁以后。
换句话说,未来五年内只要杨帅不遭遇大伤就一直能保持这种状态。
这么一看,和乔丹所处同时代的侧翼球员似乎又不是那么不幸了。
那么不幸的应该是早早被媒体们打上标签的“四大分卫”们。
杨帅的发挥持续高能,开拓者队其他人的表现,或者说他们的执行力也明显比上赛季要更高。
那源于训练时杨帅的苛刻。
开拓者队如今已经不是更好的那支球队,想要击败对手,就必须拿出更高的状态。
继续之前的那种心态是不行的,必须有人站出来鞭策队友,做恶人。
杨帅作为球队老大,是当仁不让的人选。
尤其是在他已经做了帮助球队重夺总冠军就回克利夫兰的决定之后。
长期的心理压力是霸凌,但如果只是一个赛季,那就是必要的过程。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