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话搭得也好好的,说着说着,他就问人家孩子几岁了。
结果人家都旁敲侧击的说着不想要娃了。
他还追着问。
这不,人家急了。
只因人家成婚都两年了,还没要上孩子,估计是身体上有些问题.....
再说,黄晓书跟大妈聊家室。
结果遇上的大妈是个寡妇。
这大妈也是稀奇,觉得黄晓书看上他了,非要拉着人家回去成婚......
像这种时候,崔烈就不得不站出来解决这事儿了。
当然,他也没别的办法,就是忽悠着大妈不注意的时候,脚底抹油......
当然,这两个例子其实都只能算是他倒霉。
毕竟跟夫妻聊孩子没毛病,跟大妈聊聊家室,也算合理。
不能说都是黄晓书一个人的问题。
但后面这个例子,那大部分就是他个人不会说话的问题了。
崔烈记得,那是一个艳阳高照的晴天。
他们来到了一个村子,遇上了一个年轻的行脚商。
那位行脚商车上的货物,只有一样,那就是厚棉衣......
棉衣质量是不错,很保暖。
可问题!
现在他娘的是春天!
再加上年轻行脚商脾气也倔强,非要按冬天棉衣的市场价卖!
反季,外加不便宜!
这棉衣根本就不可能有人买!
您猜黄晓书跟人家第一句话是什么?
他的话是:“兄台,我看您红光满面,想来这棉衣卖的是很不错吧?”
这时,年轻行脚商没翻脸,笑着道了句“还行”的同时,还招呼着黄晓书买衣服。
然,黄晓书紧接着就是一句:“兄台,您这板车上棉衣堆放得满满当当,一天能卖多少呀?”
此时,年轻行脚商已经气得涨红了脸......
可是,黄晓书还追着说:“要是我以后要做生意,也要像兄台一样,春天卖棉衣。”
这句话,彻底把年轻行脚商激怒了。
对方“嗷”了一嗓子就要上来打人。
黄晓书把腿就跑,崔烈知道这小子不是故意的。
但奈何他代入了那行脚商一下,发现这一下要是不打出去,容易气出内伤。
于是,在黄晓书边跑边喊着“崔哥”的时候,他决定不予理睬。
最终,年轻商贩没打上黄晓书。
主要是因为这小子掉沟里了......
看他摔了,年轻商贩气消了,也就走了。
事后,崔烈想想觉得自己还是有些过份了。
毕竟那个时候黄晓书是真的害怕才狂喊他。
可他为了让对方受点教训,一直不接管身体,对方吓得慌不择路,才掉进饿了沟里......
虽然他是为了黄晓书好,但他觉得自己还是应该跟黄晓书道个歉才好。
于是,这个边疆糙汉酝酿了一天才酝酿好说什么,人家却主动跟他说了句:“对不住啊崔哥,我又把事情搞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