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后追击的两个伪蒙军骑兵应声而倒,从马上一头栽下来,当场气绝。
伪蒙军骑兵一头扎进了手榴弹爆炸之中,战马惊厥,队形大乱,冲在最前面的数名骑兵顿时被手榴弹爆炸的碎片崩杀的血流如注。后面的伪蒙军骑兵不断逼近,其排长冲过爆炸区域,直接朝着吴青杀来。
吴青见状,没有丝毫惊慌,沉着应对,直接调转机枪就是一个短点射,直接打中了骑兵排长的战马。骑兵排长的战马中弹后一声悲鸣,向前栽倒,马背上的骑兵排长硬生生地摔了下来,直接被摔的几乎丢了大半条命,倒在地上根本起不来。吴青也没有对他补枪,而是继续朝着冲过来的战马射击。一排的两挺轻机枪密集射击,一时间遏制住了伪蒙军骑兵冲锋的步伐。短短不到三分钟,就有十四五名伪蒙军骑兵倒在了一排的机枪火力之下。
罗大山他们虽然没有被伪蒙军骑兵冲过来,但是却被身后的日军拉近距离到了 270 米之内。追击的日军纷纷开火,罗大山他们开始出现了伤亡。
在过了三分钟左右,罗大山他们终于跑进了山沟,进入了伏击圈内。
然而此时,追击的小野三郎却在距离山沟五十米的位置停了下来。他看着前方的地形,内心产生了怀疑,前面的地形太适合伏击了,一旦进入被切断后路,那基本上就是死路一条。在小野三郎的心里,他虽然希望可以继续追击,彻底消灭罗大山他们,但是却不愿意冒着危险去追击,日本军人的性命在他心里远远高于中国军人的性命,为了几十个溃败的中国军人冒险,不值得。
此时,埋伏好的李宏他们正等着日军进入伏击圈,但是却只看到了罗大山他们进来,日军和伪蒙军却停了下来。
小野三郎看着前方的山沟,片刻之后,命令小队的掷弹筒分队对着山沟两边的山坡上进行火力试探,想以此判断出中国军队是否在此设伏。
日军的掷弹筒分队很快来到队伍最前面,取出榴弹,对着两侧山坡就发动了炮击。日军使用的是八九式掷弹筒,它是大正十年式掷弹筒的改进版,口径 50 毫米,全长 413 毫米,炮筒长 260 毫米,全重 2.7 千克,最大射程 700 米,有效射程 500 米。它可以发射九一式榴弹,也可以发射步兵携带的九一式手榴弹,操作简便,是日军小股部队火力支柱。
几发榴弹被打了出去,在山坡上爆炸开来。李宏见此连忙下令:“弟兄们都不要动,这是小鬼子的火力侦察,都沉住气。”
不得不说,日军的火力侦察并非是影视剧中那样一点用都没有。事实上日军的火力侦察看起来是白白消耗弹药,但是起到的作用却很大。日军这种盲打的行为,对人的心理素质是一种极大的考验。谁也不知道日军的榴弹会落到什么位置,要是不幸被榴弹打中,那就只能算你倒霉,这种生死全靠运气,对于心理素质差的人很有效,因为心理素质差的人往往沉不住气,会因此乱了阵脚,最终暴露自己。而且火力侦察看着是消耗了不少弹药,实际上消耗的弹药和日军随身携带的弹药相比,根本就不算什么。而且如果能提前让对手暴露行踪,或者火力配置,那就很值得。
李宏正是因为清楚日军的火力侦察有多厉害,所以在日军榴弹打过来时,连忙下令所有人不许动。
小野三郎看着一发发榴弹在山坡上爆炸,却没有任何其他动静,心里逐渐地消除了怀疑。刚才罗大山等人溃逃的样子,成功地误导了小野三郎,让小野三郎认为刚才的中国军队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他心里并不认为刚才的那些中国军队会在这里设伏,但是作为指挥官,他不能拿整个小队去冒险。如今随着火力侦察的进行,小野三郎内心的疑虑逐渐打消,他已经不再怀疑前方的山沟有埋伏。如果这时候罗大山他们回头射击,那么小野三郎一定会认为前方有埋伏,因为罗大山他们此刻在小野三郎心里就是溃兵,溃兵心里想的只有逃命,根本没有勇气回身射击。但是罗大山沙场经验丰富,他成功地预判了小野三郎的预判,继续带着一排逃命,没有任何回身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