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门时,早已埋伏好的士兵突然冲出,举刀刺向马车中的替身。
替身吓得尖叫起来,董卓这才知道自己中了埋伏,他掀开马车帘子,高声喊道:“吾儿奉先何在?快来护我!”
此时,吕布手持汉献帝的诏书,从宫门后走出来,厉声说道:“有诏讨贼臣董卓!”
随后亲自挺矛,率领士兵冲向董卓的马车。
董卓大惊失色,想要反抗,却被士兵们团团围住,最终被吕布一矛刺中胸膛,当场死亡。
董卓死后,长安城中一片欢腾——百姓们纷纷走上街头,敲锣打鼓,庆祝“国贼”伏诛,甚至有人将董卓的尸体拖到大街上,点燃他的肚脐,用他的脂肪当灯油,彻夜燃烧。
而郿坞中的董氏一族,却陷入了灭顶之灾。
王允下令,诛灭董卓三族(父族、母族、妻族),吕布亲自率领大军前往郿坞,将董旻、董璜等董氏亲属全部杀死,就连董卓九十岁的老母亲,也未能幸免——这位老夫人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吕布饶她一命,却被吕布一剑斩杀。
此时的董白,正与乳母在郿坞的清芷院中玩耍。
她刚刚学会了折纸船,正将纸船放进池塘里,看着纸船随风漂荡,笑得十分开心。
突然,院外传来了嘈杂的喊杀声,乳母脸色一变,连忙抱起董白,躲进了清芷院假山后的山洞中——这个山洞是乳母偶然发现的,极为隐蔽,平时用来存放董白的玩具。
躲进山洞后,乳母用手捂住董白的嘴,小声说:“君侯不要说话,外面有坏人,等坏人走了,我们再出去。”
董白虽然年幼,却也感受到了危险,她点点头,紧紧抱住乳母的脖子,不敢发出一点声音。
洞外,吕布的士兵正在郿坞中大肆搜查,他们砸开房门,翻箱倒柜,只要看到董氏的亲属,便会当场杀死,一时间,郿坞中惨叫连连,血流成河。
过了大约一个时辰,洞外的喊杀声渐渐平息,乳母以为士兵们已经离开,便抱着董白,悄悄走出山洞,想要寻找食物。
然而,她们刚走出山他不再犹豫,手腕一沉,锋利的剑锋便朝着董白的胸口落下。
鲜血瞬间染红了董白身上绣着缠枝莲的锦裙,那抹鲜红与她苍白的小脸形成刺眼的对比,她小小的身体晃了晃,最终倒在乳母冰冷的尸体旁,那双曾充满好奇与纯真的眼睛,永远失去了光彩。
吕布杀死董白后,并未有丝毫动容,他收起佩剑,对士兵们下令:“将董氏一族所有尸体,尽数拖至长安城外的乱葬岗,任其腐烂,不得收殓!”
士兵们不敢违抗,纷纷上前拖拽尸体——董卓的尸体早已被百姓肆意践踏,董旻、董璜的尸体满身伤痕,而董白小小的身躯,被随意地扔在一辆板车上,与其他董氏亲属的尸体堆叠在一起,朝着城外而去。
乱葬岗位于长安城西的渭水之畔,那里荒草丛生,野狗成群。
当董白的尸体被扔下车时,几只饥饿的野狗立刻围了上来,开始撕咬。
附近的百姓看到这一幕,有人不忍地别过脸,有人低声叹息,却无人敢上前阻止——在那个连自身安危都难以保障的时代,没有人愿意为一个“董氏余孽”惹上麻烦。
就这样,一个年仅三岁、从未参与过任何恶行的少女,最终落得个尸骨无存的下场,她的生命,如同渭水之畔的一粒沙尘,在汉末的狂风中,悄无声息地消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