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军周旋,时而设下埋伏,袭击蜀军的运粮队伍;时而又带领部队迅速转移,让蜀军难以捉摸其行踪。
在一次战斗中,孟获得知蜀军的一支先锋部队正在穿越一条狭窄的山谷,这条山谷两侧是陡峭的山崖,中间只有一条狭窄的小路可供通行,是绝佳的设伏地点。
他立即带领精锐部队在山谷两侧设下伏兵,命令士兵们准备好滚木礌石,等待蜀军的到来。
当蜀军进入山谷后,孟获一声令下,伏兵四起,滚木礌石如雨点般砸向蜀军。
蜀军顿时陷入混乱,伤亡惨重。孟获趁势率领叛军冲下山谷,与蜀军展开近身搏斗。
他手持一柄锋利的长刀,在战场上左冲右突,无人能敌。
他的刀法刚猛有力,每一刀都能给蜀军造成巨大的伤害,蜀军先锋部队几乎全军覆没。
这场战斗的胜利,让孟获更加坚定了与蜀军对抗的决心,也让他在叛军之中的威望达到了顶峰。
然而,诸葛亮毕竟足智多谋,面对孟获的顽强抵抗,他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冷静分析战局,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的策略。
诸葛亮深知,要彻底平定南中叛乱,不仅要靠武力,更要收服人心。
于是,他采用了参军马谡提出的“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策略,决定以智取胜,让孟获心悦诚服地归降。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诸葛亮与孟获展开了一场斗智斗勇的较量。
第一次交锋,诸葛亮故意示弱,让蜀军佯装败退。
孟获不知是计,以为蜀军不堪一击,便不顾一切地率领叛军追击。
他骑着一匹高大的战马,挥舞着长刀,大声呼喊着,带领叛军如潮水般冲向蜀军。
结果,孟获中了诸葛亮的埋伏,被蜀军重重包围。
尽管孟获奋力抵抗,但终究寡不敌众,被蜀军生擒。
孟获被押解到诸葛亮面前时,心中早已做好了赴死的准备,他昂首挺胸,毫无惧色,双眼怒视着诸葛亮,认定自己要被诸葛亮处死,心想死也要死得像个好汉,不能丢了南蛮人的颜面。
然而,诸葛亮却亲自为孟获松绑,并好言劝他归顺。
诸葛亮言辞恳切地对孟获说:“孟将军,南中百姓历经战乱,苦不堪言。
如今蜀汉政权志在统一天下,结束战乱,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将军若能归顺,不仅能为南中百姓谋福祉,也能成就一番大业。”
孟获心中十分惊讶,但他生性倔强,对这次失败很不服气,傲慢地拒绝了诸葛亮的劝降。
他大声说道:“我是因为中了你的诡计才被擒,并非真正战败。只要有机会再战,我必定能打败你们蜀军。”
诸葛亮见孟获态度坚决,也不勉强,而是笑着对他说:“既然你不服,那我就放你回去,你可以整顿兵马,我们再决胜负。”
众人都对诸葛亮的决定感到不解,纷纷进言劝阻,认为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但诸葛亮却胸有成竹,他料定孟获还会再来挑战,而且每一次失败都会让孟获对他的智谋和蜀军的实力有更深刻的认识。
孟获回去后,心中十分恼怒,他对手下人说:“蜀军都是些老弱残兵,之前是因为我中了他们的奸计才会失败。这次我已经了解了他们的虚实,下次定能打败他们。”
当天夜里,孟获挑选了五百名刀斧手,悄悄地摸进蜀军大营。
他以为蜀军毫无防备,却没想到诸葛亮早已算到他会来偷营,提前布置好了伏兵。
孟获一进入大营,蜀军伏兵四起,将他团团围住。
孟获再次被擒,但他仍然不服气,嘴里还不停地咒骂着。
就这样,诸葛亮与孟获先后进行了七次较量,孟获七次被擒,又七次被诸葛亮释放。
每一次被释放后,孟获都不甘心失败,总是想尽办法再次与蜀军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