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千石、内郡守各举荐一名贤良直言纳谏的名士,并亲自亲临策问。
在策问过程中,他认真倾听名士们的见解,考察他们的才能和品德。
对于有真才实学的人,他毫不犹豫地予以重用。
在他的努力下,朝廷中涌现出了一批德才兼备的官员,如张酺、鲁恭等,他们为国家的治理出谋划策,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为国家的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经济上,刘肇心系百姓,采取了一系列减轻百姓负担的措施。
他多次下诏减免灾区的租赋,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他还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派遣官员到各地指导农民种植。
同时,他下令郡县劝导百姓积蓄粮食蔬菜,并允许百姓在官府所管辖的池塘捕捞,免除两年的租税。
在他的关心下,百姓的生活逐渐得到改善,社会经济也开始复苏,粮食产量逐年增加,商业活动日益繁荣。
军事上,刘肇武功赫赫,开疆拓土。永元五年,北匈奴于除鞬单于叛乱,刘肇派遣中郎将任尚率领大军前往镇压。
任尚在战场上英勇善战,指挥有方,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成功将叛乱镇压消灭,维护了国家的边疆稳定。
同年,武陵郡蛮人、烧当羌部族,以及南匈奴单于安国先后叛乱,刘肇迅速派兵平定。
在平叛过程中,他充分考虑到各民族的特点和利益,采取恩威并施的策略,既打击了叛乱势力,又安抚了当地百姓,赢得了各民族的尊重和信任。
永元六年,西域都护班超大败焉耆国、尉犁国,杀死其首领,自此西域降服,称臣纳贡。
许多海外国家也纷纷派遣使者来东汉进贡,他们带来了珍贵的特产和精美的工艺品,同时也带来了不同的文化和技术。
东汉的国威远播四方,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永元九年,西域都护属官甘英奉班超之命,出使大秦。
甘英一行从龟兹出发,途经条支、安息等国,历经千辛万苦,抵达地中海东岸。
当他们看到浩瀚的地中海时,心中充满了敬畏和向往。
然而,由于安息人故意夸大航海的危险,甘英最终未能渡海到达大秦。
虽然这次出使未能到达目的地,但它进一步加强了东汉与中亚、西亚以及罗马帝国的了解,为后来的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基础。
永元十二年,蒙奇和兜勒派遣使者至洛阳,请求内附东汉。
刘肇接见了他们,以大国之君的风范,热情款待了使者。
他赐予其国王金印紫绶,正式接纳他们成为东汉的附属国。
这是大汉帝国和罗马帝国的第一次直接接触,也是欧洲与中国有史可据的首次直接交往,标志着东汉的外交取得了重大突破。
此后,双方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文化交流也更加深入。
在文化上,刘肇也十分重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他下令让班昭续成《汉书》,班昭凭借着卓越的才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完成了我国第一部断代史的编撰。
《汉书》对后世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人研究汉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永元十三年,刘肇到东观博览群书,发现许多典籍注解错误,文字不通,严重影响了文化的传播和学习。
于是,他选拔有能力的人到东观任职,命许慎采集史籀、李斯、扬雄的书,广泛访问民间,收集各种文字资料。
同时,他请贾逵考证文字的源流和意义,最终着成《说文解字》一书。
这部书为汉字建立了理论体系,开创了部首检字法的先河,对后世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
在刘肇的统治下,东汉的国力达到了鼎盛,史称“永元之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