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起碰了头。
老杨向来是个很低调地人,从小生长在各种政府院子里的他却对政治一点也不感兴趣,甚至可以说是反感。
他喜欢艺术,喜欢摄影,喜欢用自己的照相机拍摄美丽的风景和记录各式各样的人。若不是他坚决地排斥父母的安排,以他的家庭背景,以他的能力,从一个有着无限前途地基层熬起,现在混上一个县委书记是完全可能地。
父亲身体恢复之后去了省政协,基本上淡出政治舞台,因此,对于杨家来说,他们在春州也即将成为过去。
应该有不少人失望吧,但老杨心里却有说不出的轻松,至少他们家不用再参与什么是非,也不会再有什么朋友拐着弯托他办那些麻烦事了。
丁宁给他电话地时候正好值他一个空挡期,他爽快地答应了,论起来,这位春州大学的老师是老杨为数不多可以聊得来的朋友。
高凡,今年二十五岁,张大海同志推荐给丁宁的经济类硕士生。
他是为了爱情来到春州的,这很多人都不信,特别是高凡的那些同学们。因为在他们印象中,像高凡这样的人物,惟有北京、上海这些大都市才是他的舞台。可是,为了爱情,他偏偏就放弃了那些,这让现代人觉得很不可思议。
高凡一来学校明显就感觉到同事们对他的冷淡,准确地说是他的那些领导同事们。
高凡开始感到奇怪,到后来理解了,大概是彼此不熟,但是一年快过去了,他依然能感觉到领导对他若有若无的警惕,这就很奇怪。他们到底在警惕什么?
他们当然警惕!
一个名牌大学的经济类硕士生来到春州大学这等级的大学来教书,这本身就很让人惶恐。
向来喜欢提携新辈的张大海同志向这位新同志道出了个中缘由。
他说所谓的学院领导现在基本都是在职研究生,而且还是教育类而非经济类专业,那样硕士文凭,谁都知道属于“扶贫”性质地。
试问,如此专业水准的他们,怎么会不对这样一个年轻人心怀警惕呢?
高凡明白了,他感觉到好笑。而接下来更好笑的是,这些领导们甚至过分到不安排课给他上,似乎对他们而言,安排人上课也是一种了不得的福利与荣耀一般。
当然,高凡内心是喜欢上课的,喜欢在课堂激扬他的那些新锐的观点,但是,既然领导们不让他上课。他也不会低声下气地去求他们。他来春州这个地方,图得就是能与爱人在一起,图得就是一个清净,至于外界的经济浪潮,他其实并没有远离。现在是网络时代。是秀才不出门就知天下事地时代。
女朋友对他的遭遇感很委屈,高凡却反过来安慰他,说这样的生活正是他想要的生活,轻松自由。还每个月有钱发,钱虽少,但至少吃饭是没问题。
高凡把自己的业余时间都用在观察国内经济运行方面了,他喜的是宏观经济学,他学的也是这个。
当然,他也炒股票,而且非常得厉害。
这个就几乎没人知道,高凡也不去夸耀。
很快。高凡迅速积累的钱足够应付以后与女朋友买房子结婚了。因此,总得来说,高凡地日子过得还算满意,只是在有的时候,他的内心深处会忽然觉得缺了一点什么。
今天,张大海忽然打一个电话过来,说一位叫丁宁的老师找他,大概是组成一个工作组。想要鼓捣点什么出来。
张大海是他唯一在院里能说得来的朋友。虽然他语焉不详,但是他激动地语气让人有些好奇。
丁宁?这个名字听得耳熟。高凡想了一会。终想起是近来老师队伍里风头正劲的那一个,据说,此人背景非常不简单。
晚上七点,春江大酒店三楼的一雅间。
丁宁请客。
酒店外,暴雨如注。
李大明第一个赶到。在丁宁面前,李大明同学时刻保持一个学生应有的本分。
接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