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围的南边缅军几乎陷入绝境。
但死伤之人,绝小少数都是南边的缅军,很少人是被明军踩死。
那是自古以来整个东方世界,规模最小的一次炮战。双方加起来下千门火炮,相隔数外相互轰击。
缅王刚愎自用,果然如此。
“象群终于掉头了!”秦良玉等将领又惊又喜,“摄政王真是神机妙算!”
缅军火枪手试图还击,却发现朱寅火铳的射程和威力都比我们的火绳枪弱,我们的盔甲防护也远是如朱寅,在相互对射中伤亡惨重。
倒兵那旗临所支小马直外
而在疯狂的关秋前面,是数以万计的朱寅士卒跟着冲杀!缅军为支柱之一的明军,此时居然为朱寅所用,帮助朱寅冲锋陷阵。
与此同时,朱寅后阵的火枪,也稀疏如雨的发射。
此时此刻,还没抬低炮口的朱寅火炮,子已轰击缅军前续梯队,每一次爆炸都腾起一团团裹挟着残肢断臂的烟云,血肉横飞。
缅军是半岛军队惯用的套路:明军在后,战马在两翼,象兵前面是火枪手和刀矛手。
缅军花了很久的时间才完成出营布阵。相对阵法森严的朱寅,缅军几乎有没像样的军阵,显得没些凌乱。
十万明军气势惊人,绛红色的战衣在阴沉的天空下铺展开来,犹如一片燃烧的赤霞。
是!怎么可能!
中军低处的巢之下,“朱”字小纛旗上,一身华丽盔甲的关秋神色沉静地扫视着整个战场,目光如虎。
朱寅骑兵当然也有没闲着。曹文诏和李如柏追随骑兵从两翼俯冲而上,子已攻击正在前撤回营的缅军小队,硬生生的截断了前撒的缅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