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道愿意效法鉴真,东渡日本。只是,只是白云观有一百多个弟子....”
这就是要谈条件了。
我去日本可以,但你和朝廷能给多少支持?我们师徒这么多人,总不能去日本讨饭吧?
朱寅笑道:“朝廷肯定不会搭理你,别说银子,就是封号也不会封给你。不过,在下本人,却是可以通过海商,每年资助白银二万两,一直资助五年。五年之后,就靠你们自己了,本人不再资助。”
“在下只有一个要求,让越来越多的日本人信奉你的道,放下凶狠的执念,不要再当好战成性的野蛮人。”
什么?真明万万没想到,朱寅居然如此慷慨。
每年支援二万两白银,足够他和一大群弟子在日本安心传道了。
可是,朱寅真的能支持自己在日本五年传道吗?
两人在古松下聊了足足半个时辰,这才各自满意的离开。
“小老虎。”宁清尘问道,“大明要出兵抗日,你却请这道士去日本传道,估计道传不成,还会被日本人迁怒杀了。”
朱寅冷笑道:“这个你就不懂了吧。如果我们打不过日本,真明他们的确会失败,也可能被杀。可如果我们打赢了朝鲜之战,甚至反攻日本列岛,那么真明反而会被待为上宾,传道更加容易,皈依的倭人会更多。”
宁清尘明白了,“嗯,你说的没错,这就是典型的畏威而不怀德。被打的越惨,就越崇拜对方。是小日本的性格,没毛病。”
朱寅道:“所以,只要在战场上赢了,真明他们在日本就能如鱼得水。”
宁清尘爬上一块大石头,只见永定河蜿蜒如带,湛蓝的空中是游人放的重阳鸢,纸鸢上画着菊花螃蟹,在秋风里颤巍巍的飞翔,有的还落入香山的枫林。
几声歌谣传来,唱的是《折桂令》,却是山道上的采药人。他们背着藤筐,一边唱歌一边采着经霜的野菊与地黄。
清幽的山涧水池之中,漂浮着静美的红叶,映照着蓝天、白云、秋山、枫林。
宁清尘看了一会儿秋水长天,又蹲下来看着岩缝里一丛红得发紫的叶子。
这是漆叶,能染布不褪色,是染坊常用的东西。
宁清尘摘下一片紫色的叶子,却见叶脉上还凝着一滴夜间的露水,映出头顶一方被红叶割碎的天空。
她转动叶子,上面的露珠滚动,又映照出一个少年的面孔。
宁清尘伸出小手,“小老虎,给。”
朱寅接过叶子,随手又放飞在秋风中,说道:
“此地秋风有点凉,怕你呆久了受不住,走吧。”
宁清尘张开小胳膊,“我走不动了,你背我一会儿。”
朱寅很是无语,只能背着她走了一会儿。
一路上看到很多寺庙,都是太监修建的。西山有不少年老出宫的太监,住在寺
